题目内容
【题目】请回答以下有关实验问题: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 题.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三组实验,用5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①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 , 保证抽样检测是随机的.每次计数要做实验,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 .
②本实验小组探究的课题是因素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预测此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一组是组.
(2)某校同学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以下条件必须满足的是(多选).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③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④同学们调查时得知,草原环境气候多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A.形体较小的种群
C.形体较大的种群
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
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
⑤草原中经控制后苗田鼠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上图中曲线(填“I,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
【答案】
(1)轻轻振荡几次;重复;进行稀释;温度和培养液;A
(2)96;BC;增长;D;I;B
【解析】解:(1)①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保证抽样检测是随机的.每次计数要做重复实验,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②本实验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温度和培养液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此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一组是A组.(2)①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根据计算公式N:32=30:10可解得N=96只/公顷.②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③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④草原环境气候多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故选:D.⑤草原中经控制后苗田鼠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上图中曲线I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B点时收益最大. 故答案为:(1)①轻轻振荡几次 重复 进行稀释②温度和培养液 A(2)①96 ②BC ③增长 ④D ⑤I B
抽样检测法的实验过程: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注意问题:①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自身前后已形成;②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③吸取前需振荡摇匀;④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吸去多余培养液→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观察计数;⑤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 n/m.
分析图可知,甲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属于增长型,乙种群的各月龄比例相当,属于稳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