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大草履虫在第1~4天内呈现出“S”型增长 | |
B. | 大草履虫在数量达到200时,增长速率最快 | |
C. | 6天后继续培养,大草履虫数量稳定在400 | |
D. | 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
分析 由图可知,大草履虫有最大值(K值),则其生长呈“S”型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为200个时增长速率最快;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数量不变,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解答 解:A、曲线看出大草履虫在第1~4天内呈现出“S”型增长,A正确;
B、大草履虫在数量达到200时,即$\frac{K}{2}$时增长速率最快,B正确;
C、由于培养瓶中的培养液是有限的,营养物质会不断减少,因此继续培养大草履虫的数量会有所下降,C错误;
D、由图可知大草履虫有最大值(400),即草履虫种群的K值是400,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如图为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物质是②(填数字).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为RNA聚合酶.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①②③⑤ (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表:据此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机制是通过促进转录过程,促进基因的表达.
(4)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 与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此外,a基因纯合时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由图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物质是②(填数字).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为RNA聚合酶.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①②③⑤ (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表:据此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机制是通过促进转录过程,促进基因的表达.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 处理前 | 处理后 |
DNA:RNA:蛋白质 | 1:3.1:11 | 1:5.4:21.7 |
14.下列各项中,适宜用诱变育种的是( )
A. | 获得无子果实 | |
B. | 培育综合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 |
C. | 利用细菌生产胰岛素 | |
D. | 培育从未出现过的新品种 |
1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 |
B. | 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 |
C. | 图中两次合成ATP,前者能量来源于光能且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 | |
D. | 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
18.下列生命活动中不能使ADP的相对含量增加的是( )
A. |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 B. |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 ||
C. |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 D. |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所以体温不会升高 | |
B. | 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
C. |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 |
D. |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中,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中 |
15.分析如图,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科学的是( )
A. |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 B. |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 |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 D. | 根部生长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
1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 )
A. | 丙酮酸中毒 | B. | 乳酸中毒 | C. | 尿素中毒 | D. | CO2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