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Ⅰ,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Ⅰ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Ⅰ、Ⅱ和Ⅲ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Ⅱ和种群Ⅲ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它们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对植物Ⅱ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种群Ⅰ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4,a的基因频率为0.6,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答案】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自然选择 突变和基因重组 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16% 48% 36% 逐渐下降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将植物Ⅰ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Ⅰ、Ⅱ和Ⅲ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Ⅱ和种群Ⅲ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隔离与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10%+20%×1/2=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4%+32%×1/2=20%,d的基因频率为80%。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假设种群Ⅰ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4,a的基因频率为0.6,那么AA基因型频率=0.4×0.4=16%,Aa基因型频率=2×0.4×0.6=48%,aa基因型频率=0.6×0.6=36%。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逐渐下降。
【题目】鱼腥草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药、菜兼用型植物,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鱼腥草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鱼腥草幼苗分为两组,分别用相同光照强度的红光和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对鱼腥草幼苗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指标 组别 | 叶绿素a(mg/g·FW) | 叶绿素b(mg/g·FW) | 气孔导度(mmol/m2s) |
红光处理组 | 0.66 | 0.24 | 0.0596 |
蓝光处理组 | 1.03 | 0.39 | 0.0656 |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鱼腥草幼苗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应先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用于__________,二是用于__________。在红光和蓝光处理下,气孔导度不同可通过影响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供应影响鱼腥草幼苗的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大棚种植时,悬挂发_________(填“红光”或“蓝光”)的灯管作为补充光源,可提高鱼腥草的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