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处,电流表指针一定偏转两次

B.C处结构一定是突触

C.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一定偏转一次

D.兴奋在C处的传导一定是单向的

【答案】A

【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在突触处,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A错误;

BC处是两神经元相连接部分为突触,B正确;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从D处传递到B处,故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

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C处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平板的制备)

1)关于药敏试验所用的琼脂平板制备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A. 称量、溶解、定容、调pH、倒平板、灭菌

B. 称量、溶解、调pH、定容、倒平板、灭菌

C. 称量、溶解、定容、调pH、灭菌、倒平板

D. 称量、溶解、调pH、定容、灭菌、倒平板

2)培养基的灭菌条件应该设定为__________

A. 0.05kg/cm262℃,15~30min B. 0.05kg/cm2121℃,15~30min

C. 1.05kg/cm262℃,15~30min D. 1.05kg/cm2121℃,15~30min

(测试菌接种)

3)若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在平板制备及测试菌接种环节,无需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

(抑菌圈观察)

某研究小组将含有相同浓度抗生素I~IV的四个纸片分别贴放在生长有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孵育16h,结果如图所示:

4MIC是药敏试验中评价抗生素药效的常用指标,其定义为某种抗生素对测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根据上图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该试验所用测试菌而言,抗生素IMIC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抗生素IIIMIC

5)在相关试验操作均严谨规范的情况下,在含有抗生素IV的纸片周围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中存在有若干个测试菌的菌落。试对上述现象的成因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