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及用量(g)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1.4 | 2.1 | 0.2 | 1 | 10 | 15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
(1) 在脲酶作用下尿素分解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入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答案】 尿素+水→二氧化碳+氨 目的菌 选择 尿素 葡萄糖 使菌体充分接触培养液,增加溶氧量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灭菌
【解析】本题考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主要考察分离方法,分离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等知识点。
(1)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即尿素+水→二氧化碳+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分解得到了尿素分解菌。
(2)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是为了筛选分解尿素的目的菌。因为这种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叫做选择培养基。
(3)培养基中的氮源是尿素,碳源是葡萄糖,而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菌体充分接触培养液,同时增加溶氧量。
(4)从液体培养基转入到固体培养基通常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这两种方法获得单菌落。
(5)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基上生长着微生物,所以必须经过灭菌后才能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