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蝌蚪、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实验步骤:①选择绿草丛区A和干草丛区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的蚱蜢若干;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
④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
 区域 项目黄褐色蚱蜢 绿色蚱蜢 
 绿草丛区A 释放数 400500 
 回收数 52 150
 干草丛区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是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分析与评论:
①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实验的自变量是:环境条件,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条件是绿草丛区A、干草丛区B,两种体色的蚱蜢是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因变量是将两种蚱蜢释放到不同环境中的回收量;实验的原理是,绿色草丛中:绿色蚱蜢具有保护色,容易生存,黄褐色蚱蜢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干草丛中:黄褐色蚱蜢具有保护色,容易生存,绿色色蚱蜢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

解答 解:(1)分析表格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假设是: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表格信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绿草丛区A和干草丛区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的蚱蜢若干;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绿草丛区A和干草丛区B;
④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填入准备好的表格.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 绿草丛区A,黄褐色蚱蜢的回收率是52÷400×100%=13%,绿色蚱蜢的回收率是150÷500=30%;在干草丛B区,黄褐色蚱蜢的回收率是60÷500×100%=12%,绿色蚱蜢的回收率是30÷600=5%,绘制成柱形图如下:

(4)由表格信息可知,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导致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蚱蜢的优势种群数量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①干草丛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
(3)
(4)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对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生活问题,学会根据题干信息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绘出柱形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