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C. 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D. 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相对较快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主动死亡的过程,B错误;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而无限增殖,机体清除癌细胞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由于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其呼吸速率加快,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化学结构稳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具有杀虫谱广、药效强劲持久、生产简单、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到1945年随着它的使用面积增大,蚊、蝇、虱等明显减少,有效防止了整个欧洲斑疹、伤寒病的流行,并控制了疟疾和脑炎病的传播。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出DDT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科学家对DDT的争议开始增加,随后的三四十年许多科学家开始关注DDT对人类和动物的不利影响。截止到2005年5月已有151个国家或组织签署了禁用DDT公约,其中有98个国家或组织已正式批准该公约。

(1)据调查,疟疾的主要传播者是按蚊,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人体而寄生在人体内,引发疟疾。非洲湿热的环境十分利于按蚊的生存。

①在自然状况下,直接影响按蚊种群密度的特征是________

②1996年南非等一些非洲国家尝试用环境危害较低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取代DDT,但随后爆发了几次疟疾流行。2000年南非重新开始使用DDT。根据图显示的数据分析,在DDT重新使用前后,非洲疟疾流行的特点是_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2)由于DDT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毒性,而且历史用量多达200万吨以上,虽然禁用已有40多年,仍然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

①表中所示结果显示,DDT可以沿________累积,此现象称为_______

②根据表中各类生物体内DDT聚集量推测,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网)最可能的是_______

③鲫鱼、乌鳢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该生态系统除表中所示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④物质循环是在________之间进行。自DDT使用至今,地球各处几乎都发现有DDT的累积,这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性相关。

(3)目前在DDT的使用问题上,一方面环境学家要求全面禁用DDT,而另一方面疾病控制学家则主张使用DDT。请你根据上述资料,提出关于如何使用DDT的观点及可采取的防控措施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