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CO还原Fe2O3,并在实验结束后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①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②Fe3O4+8H+=2Fe3++Fe2++4H2O
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④3Fe3O4+28HNO3(稀)=9Fe(NO3)3+NO↑+14H2O
[实验探究]
I.定性检验
(1)实验③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2)上述实验说明黑色粉末X中含有Fe3O4和Fe的混合物.
II.定量测定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1)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
(2)通过以上数据,得出13.12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Fe:0.11mol、Fe3O4:0.03mol.
(3)若溶液Y的体积仍为200mL,则溶液Y中c(Fe3+)=1mol/L.
[探究目的]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①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②Fe3O4+8H+=2Fe3++Fe2++4H2O
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④3Fe3O4+28HNO3(稀)=9Fe(NO3)3+NO↑+14H2O
[实验探究]
I.定性检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1中,注入浓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气泡产生 |
② | 向试管1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出现血红色 |
③ | 另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2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 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
(2)上述实验说明黑色粉末X中含有Fe3O4和Fe的混合物.
II.定量测定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1)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
(2)通过以上数据,得出13.12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Fe:0.11mol、Fe3O4:0.03mol.
(3)若溶液Y的体积仍为200mL,则溶液Y中c(Fe3+)=1mol/L.
11.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L 1mol/LNaAlO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 | |
B. | 标准状况下,33.6L三氧化硫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为1.5NA | |
C. | 1mol(-14CD3)中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11NA、9NA | |
D. | 精练铜的过程中,当阳极溶解32g铜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9.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A. |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 B. | 用H2O2和MnO2制O2 | ||
C. | 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NH3 | D. | 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
8.以H、C、O、Na、Cl、Cu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完成各小题
(1)写出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CuO或Na2O,②H2CO3或HClO或HClO3,③NaCl或CuCl2或Na2CO3或NaHCO3
(2)写出一个无氧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3)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
(1)写出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分类标准 | 碱性氧化物 | 碱 | 含氧酸 | 盐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① | NaOH | ② | ③ |
(2)写出一个无氧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3)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SO4”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 含氧化合物 | B. | 钠盐 | C. | 电解质 | D. | 碱性氧化物 |
6.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0 173859 173867 173873 173877 173883 173885 173889 173895 173897 173903 173909 173913 173915 173919 173925 173927 173933 173937 173939 173943 173945 173949 173951 173953 173954 173955 173957 173958 173959 173961 173963 173967 173969 173973 173975 173979 173985 173987 173993 173997 173999 174003 174009 174015 174017 174023 174027 174029 174035 174039 174045 174053 203614
A. | Cu2+ | B. | Fe3+ | C. | Fe2+ | D.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