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①活性炭、SO2和HClO都具有漂白作用,且漂白的化学原理相同
②向100mL0.1mol/L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0.05mol的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③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④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时的离子方程式:IO3-+5I-+3H2O=3I2+6OH-
⑤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CO3-+H2OH3O++CO32-
⑥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A.全部
B.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测得溶液中CO32-、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V1∶V2=l∶5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H2O=NH3·H2O+H2↑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为
D.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强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C.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D.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molA在反应中能转移1mol电子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C.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以用碳酸铵溶液鉴别
D.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体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
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海藻中含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骤①、③的操作都是过滤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精馏
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水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M
A
Fe
FeCl2
FeCl3
Cl2
B
Mg
C
CO
CO2
NaOH
Na2CO3
NaHCO3
D
NH3
NO
NO2
O2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