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有关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NH4Cl只破坏离子键 | |
B. | N2H4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值是1:4 | |
C. | 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 |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XO4、H2X |
1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Y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X与Z同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 |
B. | 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 |
C. | ZX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ZX2具有漂白性 | |
D. | 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差异大,主要原因是氢键的影响 |
13.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 |
B. |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成为皂化反应 | |
C.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aCl(s)时,因蛋白质变性致溶液变浑浊 | |
D. | 使用酸性K2Cr2O7检验酒驾的过程中,乙醇表现还原性 |
12.某化合物6.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 B. |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6 | ||
C. | 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 D. |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11.根据下列操作、预期现象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预期现象 | 结论 | |
A | 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
B |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A1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 | A1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和D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BD2中,p的水溶液是一种二元弱酸,有漂白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A<B<C | |
B. | BD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 |
C. | C与D的简单氢化物沸点,后者高 | |
D. | 非金属性:D>C>B |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异丁烷的所有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 | |
B. | 苯和溴水反应制取溴苯属于加成反应 | |
C. | 糖类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均为葡糖糖 | |
D. | 乙基环己烷的一溴代物有6种 |
7.a、b、c、d、e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次外层电子数为y,c原子L层电子数为x+y,M层电子数为x-y,e原子与b原子质子数之比为2:1,d元素与c元素同主族,a元素与c元素同周期,且a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d、e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e>d>c | |
B. | b氢化物的沸点比e氢化物的沸点高 | |
C. | a的氧化物和c的氧化物都具有两性 | |
D. | e的氧化物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
6.下列有关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0 163120 163128 163134 163138 163144 163146 163150 163156 163158 163164 163170 163174 163176 163180 163186 163188 163194 163198 163200 163204 163206 163210 163212 163214 163215 163216 163218 163219 163220 163222 163224 163228 163230 163234 163236 163240 163246 163248 163254 163258 163260 163264 163270 163276 163278 163284 163288 163290 163296 163300 163306 163314 203614
A. | 以苯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应从下口放出苯溶液 | |
B. | 蒸馏过程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忘加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刻补加 | |
C. | 分离I2和铁粉的混合物,可加热,利用I2易升华的特性分离 | |
D. | 配置1mol/L的盐酸,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不影响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