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A.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
B.浓氨水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制氨气 |
C.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 |
D.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 |
C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苯酚、乙酸,实验小组对该废液进行探究,设计如下方案:
己知熔点:乙酸16.6℃、苯酚43℃。沸点:乙酸118℃、苯酚182℃。
(1)写出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2)②中分离B的操作名称是 。
(3)现对物质C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在答题卡上填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现象解释。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2moL·L—1NaOH、0.1 mol ?L—1KSCN、酸性KMnO4溶 液、FeCl3溶液、饱和溴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现象解释 |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 | |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 | 产生白色沉淀 | |
步骤3:往c试管 | |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
(4)称取一定量的C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 25.00mL,加入浓度为0.0500 moL·L-1的溴水溶液30.00mL,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再用0.11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去Na2S2O3标准溶液11.80mL。则试样中C物质的量的计算表达式为: 。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I2+2S2O32—=2I—+S4O62—)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 | B.H2 | C.NH3 | D.CO2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①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 B.用②装置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 |
C.③装置可用于氨气的收集、检验 | D.④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 |
B.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
D.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电流的方向 |
下列①~④四个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相关物质的制备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可以制备氨气 |
B.若装置②中X物质为苯,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水,并防止发生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D.装置④可用火柴头燃烧制备少量SO2,并检验产生的SO2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O2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先从b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a口进气,可收集一氧化氮 |
D.装置④: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