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山西模拟)青花瓷,俗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某同学利用如下方法来粗略测定如图所示的青花瓷瓶的容积.把32.76g NaCl晶体放入到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该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100ml溶液,该溶液恰好能与10ml、0.100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取出100ml溶液,该溶液恰好能与10ml、0.100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可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再利用该浓度与该瓶中的浓度相同来解答,注意D中瓷器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利用二氧化硅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设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由溶液恰好能与10ml、0.100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0.1L×x=0.01L×0.100mol/L,x=0.0100mol/L,设青花瓷瓶的容积为V,则
V×0.0100mol/L=
32.76g
58.5g/mol
,解得V=56L,故A错误;
B、因常温下,56L水的质量为56×1000mL×1g/mL=56kg,则该青花瓷瓶几乎能容纳56kgH2O,故B正确;
C、因在常温下无法计算出氮气的体积,则不能确定该青花瓷瓶能否容纳70gN2,故C错误;
D、青花瓷瓶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则该青花瓷瓶不可以盛装氢氟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信息来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物质的体积的计算,明确浓度的关系及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应熟悉瓷器的成分来分析瓷器能否盛放氢氟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山西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1)通过钠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燃烧的条件是
一定要有可燃物存在,二是要有助燃物存在;三是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
一定要有可燃物存在,二是要有助燃物存在;三是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

(2)燃烧的本质是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3)2010年8月初发生的俄罗斯森林大火有比伦敦市还要大的面积.控制森林火灾是世界性难题.根据燃烧的条件,请你解释为什么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能有效阻止森林火灾的蔓延?
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消除了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的存在
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消除了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的存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③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5)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Na2CO3
Na2CO3

(6)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假设2
假设2
成立.你的理由是
方案2①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CaCO3,所以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有Na2CO3存在;方案2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没有Na2O存在
方案2①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CaCO3,所以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有Na2CO3存在;方案2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没有Na2O存在

(7)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3CO2
 点燃 
.
 
2Na2CO3+C
4Na+3CO2
 点燃 
.
 
2Na2CO3+C

(8)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