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KCl杂质的明矾KAl(SO42?nH2O的纯度,同时测定n的值,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1)晶块磨碎时使用的仪器名称______;
(2)若加热过程中有固体飞溅出来造成损失,则会使测得的n值偏______,判断已脱水至恒重的方法是______;
(3)在加热结束后,如何冷却固体?______;
(4)A溶液是______(填化学式),判断A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
(5)过滤后还需将沉淀洗涤干净,洗涤方法是______;
(6)通过实验,测得明矾化学式中n值为12,则明矾的纯度为______%.

解:(1)使用研钵将晶块研碎;
故答案为:研钵;
(2)加热时固体飞溅出来,剩余固体的质量偏小,测定水的质量偏高,故测定n值偏高,
托盘天平精确到0.1,故当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时,可认为加热至恒重,完全脱水;
故答案为:高,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
(3)为防止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重新生成结晶水合物,应在干燥管中冷却,注意用坩埚钳夹持,
故答案为:用坩埚钳把坩埚移到干燥器中冷却;
(4)检验样品的纯度,可加入氯化钡溶液,根据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测定样品的纯度,判断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适量A观察有无沉淀产生,说明已经足量;
故答案为:BaCl2(其它试剂只要合理也可以);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适量A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5)洗涤沉淀的方法是:用玻璃棒引流加入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待水流完后重复以上操作至洗净为止;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引流加入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待水流完后重复以上操作至洗净为止;
(6)干燥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m2g,则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mol,则KAl(SO42?12H2O的质量为mol××474g/moL=g,所以明矾的纯度为×100%=%;

故答案为:
分析:(1)使用研钵将晶块研碎;
(2)加热时固体飞溅出来,剩余固体的质量偏小,测定水的质量偏高,
托盘天平精确到0.1,故当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时,可认为加热至恒重,完全脱水;
(3)为防止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重新生成结晶水合物,应在干燥管中冷却;
(4)由流程图可知,检验样品的纯度,可加入氯化钡溶液,根据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测定样品的纯度;
判断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静置给上层清液滴加适量A观察有无沉淀产生,说明已经足量;
(5)洗涤沉淀的方法是:用玻璃棒引流加入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待水流完后重复以上操作至洗净为止;
(6)根据生成硫酸钡的质量计算明矾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的纯度.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测定,题目较难,本题注意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项,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A、B、C、D是四种常见单质,其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属于常见金属,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J是一种黑色固体,I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从A-I的所有物质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的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写出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由E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具体制备方法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的原理:______.若要提纯该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叫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向液体中逐滴加入足量氢碘酸,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逐渐溶解,再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得红棕色固体?
另取少量上述胶体置于U型管中,按如图装置图连接好装置.通电一小段时间后,X极附近的现象是______.
(4)取少量上述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得到黄色的溶液,发生此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G的水溶液显______性(填酸或碱);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______.
(6)J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J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J溶解生成它的+2价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