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分)硫代硫酸钠( 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 +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4)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O32-+2H+= H2O +SO2↑;或HSO3+H+=SO2↑+H2O;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2)硫(3)NaOH溶液 (4)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
(5)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

试题分析:(1)装置b是制取SO2的装置。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H+= H2O +SO2↑;或HSO3+H+=SO2↑+H2O;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在c中的试剂是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2)反应开始后,c中先发生反应:H2O+SO2+Na2S=H2S+ Na2SO3; SO2+2H2S="3S↓+" 2H2O.S是不溶于水的淡黄色物质。因此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发生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 +CO2。(3) H2S 、SO2都是大气污染物。由于它们都是酸性气体,能够与碱发生反应,所以在d中的试剂为强碱NaOH溶液。为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气管的末端安装了一个干燥管。(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因素有浓度、温度、滴加速度等。在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5)硫代硫酸钠( Na2S2O3)是强碱弱酸盐,与酸容易发生反应。所以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容易分解。因此不能过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甲醛(HCHO)的含量.
Ⅰ.测定原理: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Ⅱ.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a、b为止水夹)

Ⅲ.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5.00mL1.00×10-3mol?L-1)中,使其充分吸收.再如此重复几次.
②将仪器A中的溶液全部转入锥形瓶中,用2.00×10-3mol?L-1的草酸(H2C2O4)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实验步骤①重复几次后,发现仪器A中的溶液完全褪色了,处理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步骤②的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如图2正确的是______(填编号).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在滴定过程中,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______.(用编号表示).
①酸式滴定管②碱式滴定管③pH计④玻璃棒⑤锥形瓶
(5)以下实验操作会导致甲醛含量偏低的是______(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A.注射器压送气体时速度过快
B.仪器A中的溶液转入锥形瓶后,没有洗涤仪器A.
C.在滴定前装有草酸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D.锥形瓶中没有用待装液润洗,瓶中有少量水
E.滴定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1)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取了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①需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mL溶液: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mol?L﹣1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                。当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00
21.10
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mL,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原理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 NH3(g)+CO2(g)  NH2COONH4(s)   ΔH<0

(1)实验室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写选项序号)。
a. 常压加热烘干        b. 高压加热烘干       c. 真空40 ℃以下烘干
③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 
浓硫酸的作用:                             。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5 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12分)乙醚极易挥发、微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能生成乙烯或乙醚。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醚和乙烯。

1.制乙醚:在蒸馏烧瓶中先加入10 mL乙醇,慢慢加入10 mL浓硫酸,冷却,固定装置。加热到140℃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继续滴加10 mL乙醇,并保持140℃,此时烧瓶c中收集到无色液体。
(1)Ⅰ和Ⅱ是反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               (选答“Ⅰ”或“Ⅱ”)与装置Ⅲ相连。
(2)乙醇通过分液漏斗下端连接的长导管插入到液面下加入,目的有二,一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二是
                                                                     
2.Ⅲ中水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选答“a”或“b”)。冰盐水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以上装置还不够完善,一是溴水可能倒吸,二是尾气弥漫在空气中遇明火危险。该同学设
计了以下几种装置与导管d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是(选填编号)              

4.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到170℃,观察到反应物变为黑色,溴水褪色。写出实验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写两个方程式)                                                                   
5.实验中收集到的乙醚产品中可能含有多种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1)分液步骤除去产品中的酸性杂质,则X可以是                              
(2)蒸馏操作可除去的杂质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