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四种元素X、Y、Z、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原子的L电子层中,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且无空轨道;E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XYZ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X原子外最外层均为8电子构型,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该分子中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有σ键、π键.
(2)ZX3是一种常见气体,分子中Z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该物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氨气与氨气、氨气和水分子之间均易形成氢键.
(3)E元素+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分析 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1s22s22p2,为6号元素碳;Z原子的L电子层中,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且无空轨道,所以Z是氮;E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1s22s22p63s23p63d104s2,30号锌元素,XYZ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X原子外最外层均为8电子构型,所以X是氢,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HCN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H原子外均为8电子构型,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则HCN分子的结构式为H-C≡N;
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所以氢氰酸分子中含有两个σ键两个π键,故答案为:σ键、π键;
(2)NH3分子是一种常见气体,氨气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所以N原子采用sp3杂化;氢键的存在增大氨气的溶解性,故答案为:sp3;氨气与氨气、氨气和水分子之间均易形成氢键;
(3)E2+为Zn2+,Zn是30号元素,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10,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以及分子杂化方式、分子构型、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构造原理等知识点解答,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使A瓶中压强稳定.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橙.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frac{(C{\;}_{1}V{\;}_{1}-C{\;}_{2}V{\;}_{2})×10{\;}^{-3}mol×17g/mol}{wg}$×100%.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偏低(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2.8×10-3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3,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NH36]Cl3+12H2O;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都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