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Na2SO3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检验Na2SO3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B |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 | 制备Fe(OH)3胶体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
D | 向2mL1mol/L的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的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的FeCl3溶液 | 证明Mg(OH)2沉淀可转化为 Fe(OH)3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硝酸可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B.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C.不能排除HCO3-的干扰;
D.氢氧化钠过量,不存在沉淀的转化.
解答 解:A.硝酸可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应加入盐酸,否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含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等,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铁反应都生成沉淀,所以不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制备、检验和性质比较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部分仪器未画出),能正确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乙烯 | B. | 石油分馏 | ||
C. | 实验室制乙炔 | D. |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
2.(1)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产生1molNH3,放出46.1kJ的热量.
某小组研究在500℃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表:
①容器a中,0~t1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frac{1.2}{{V{t_1}}}$mol•L-1•min-1.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容器b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
B.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a<b
(2)以氨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原理为:
2NH3(g)+CO2(g)?CO(NH2)2(l)+H2O(g)△H=a kJ•mol-1.
为研究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与反应物投料比[$\frac{n(CO₂)}{n(NH₃)}$]及温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反应.(如图1,Ⅰ、Ⅱ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①a<0 (填“>”或“<”).
②若n(CO2)起始=10 mol,曲线Ⅱ的投料比为0.4,在100℃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至A点,则A点与起始压强比为5:7.
③A点平衡常数与B点平衡常数间的关系:KA= KB (填“>”或“<”或“=”).
(3)利用氨气与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取联氨N2H4.如图2是由“联氨-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为正极(填“正”或“负”),写出该电池工作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2H4-4e-=N2+4H+.
某小组研究在500℃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表:
容器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的时间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
N2 | H2 | NH3 | |||
a | 1 | 4 | 0 | t1 min | 放出热量:36.88kJ |
b | 2 | 8 | 0 | t2 min | 放出热量:Q |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容器b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
B.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a<b
(2)以氨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原理为:
2NH3(g)+CO2(g)?CO(NH2)2(l)+H2O(g)△H=a kJ•mol-1.
为研究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与反应物投料比[$\frac{n(CO₂)}{n(NH₃)}$]及温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反应.(如图1,Ⅰ、Ⅱ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①a<0 (填“>”或“<”).
②若n(CO2)起始=10 mol,曲线Ⅱ的投料比为0.4,在100℃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至A点,则A点与起始压强比为5:7.
③A点平衡常数与B点平衡常数间的关系:KA= KB (填“>”或“<”或“=”).
(3)利用氨气与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取联氨N2H4.如图2是由“联氨-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为正极(填“正”或“负”),写出该电池工作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2H4-4e-=N2+4H+.
19.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lg$\frac{c({H}^{+})}{c(O{H}^{-})}$.298K时,c(OH-)在10.0mL 0.1mol•L-1氨水中滴入0.05mol•L-1硫酸溶液,溶液的酸度与所加硫酸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0.1 mol•L-1氨水的电离度约为1.0% | |
B. | 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 |
C. | N点溶液中:c(SO42-)>c(NH4+)>c(H+)>c(OH-) | |
D. | 滴定过程中从M点到N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
3.室温下,向0.1mol氨水中逐滴加入盐酸,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pH逐渐减小 | B. | $\frac{c(N{{H}_{4}}^{+})}{c(O{H}^{-})}$增大 | ||
C. | 水的电离程度会不断增大 | D. | Kw不变 |
20.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 纤维素 | B. | 聚氯乙烯 | C. | 淀粉 | D. | 油脂 |
19.常温下,向l0mL0.1mol/L的HR溶液中逐渐滴入0.lmol/L的NH3•H2O 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 |
B. | b点溶液,c(NH3•H2O)=c(R-)+c(H+)-c(OH-) | |
C. | 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 |
D. | 常温下,HR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