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克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 A.
    收集到的V L气体为 NO
  2. B.
    若缺少操作Ⅱ,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3. C.
    被铜银合金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数学公式
  4. D.
    依据m、V不能确定铜的质量分数
D
分析: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不能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
B、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测定的氯化银的质量增大;
C、被还原的硝酸全部生成为NO,计算N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原子转移守恒计算被还原的硝酸;
D、由流程图可知,实验原理为,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
解答: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不能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故A正确;
B、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测定的氯化银的质量增大,导致合金中银的质量增大,铜的质量偏小,测量铜的含量偏低,故B正确;
C、生成的气体是NO,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原子转移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为mol,故C正确;
D、氯化银的质量为wg,利用Ag守恒计算合金中银的质量,合金质量减去Ag的质量为Cu的质量,可以确定Cu的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中等,理解原理是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实验室有下列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药品:金属钠、镁条、铝条、蒸馏水、稀盐酸、新制硫化钠溶液、酚酞溶液、新制氯水等.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写下表中的空白处.
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将一小块钠放入滴有
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
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
嘶嘶的声音,最后消失,
溶液变为红色
2Na+2H2O=2NaOH+H2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
后,放入冷水中,滴
入几滴酚酞试液,然
后加热至沸腾;
与冷水反应缓慢;加热煮沸有气体产生,溶液变为浅红色
Mg+2H2O
  △  
.
 
Mg(OH)2↓+H2
Mg+2H2O
  △  
.
 
Mg(OH)2↓+H2
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强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Mg+2HCl=MgCl2+H2
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比镁反应的速率慢一些,产生气体
2Al+6HCl=2AlCl3+3H2
2Al+6HCl=2AlCl3+3H2
(2)写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探究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探究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3)若利用上述用品,验证S、Cl两元素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2+S2-=2Cl-+S↓
Cl2+S2-=2Cl-+S↓

(4)由上述(1)(2)(3)得出的实验结论:
失电子能力Na>Mg>Al,得电子能力Cl>S,即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失电子能力Na>Mg>Al,得电子能力Cl>S,即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5)请用原子结构的简单知识解释上述结论:
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往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表现在性质上,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往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表现在性质上,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