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FeSO4杂质。某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测定,操作流程为:
请根据流程回答:
(1)操作I中配制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必须有 (填仪器名称)。
(2)操作II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50mL量筒 | B.100mL量筒 |
C.50mL酸式滴定管 | D.50mL碱式滴定管 |
(4)检验沉淀中SO42-是否冼涤干净的操作
。
(5)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bl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6)若坩埚的质量为42.6g,最终坩埚与加热后同体的总质量为44.8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保留一位小数)。
(7)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的实验步骤太繁琐,他认为,只要将样品溶于水后充分搅拌,加热蒸干灼烧称量即可,请你评价他的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16分)(1)500mL容量瓶(2分) (2)C(2分)
(3)2Fe2++H2O2+2H+=2Fe3++2H2O(3分)
(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或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洗净(2分)
(5)继续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直至两次连续称量质量差不0.1g(2分)
(6)55.0%(3分) (7)不可行(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可知,配制500.00mL溶液先后需要烧杯、量筒、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器;(2)量筒的精确度一般为0.1mL,滴定管的精确度一般为0.01mL,Fe2O3+3H2SO4(过量)=Fe2(SO4)3+3H2O,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量取50.00mL酸性溶液应该选择50mL酸式滴定管,故只有C正确;(3)双氧水是常用绿色氧化剂,其目的是将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电荷总数、原子个数守恒可知:2Fe2++H2O2+2H+=2Fe3++2H2O;(4)H++NH3?H2O= H2O +NH4+、Fe3++3NH3?H2O=Fe(OH)3↓+3NH4+,Fe(OH)3沉淀表面吸附着可溶性的硫酸铵、氨水,由于SO42―+Ba2+=BaSO4↓,因此常用可溶性钡盐溶液检验SO42―是否洗涤干净;(5)2Fe(OH)3Fe2O3+3H2O,若b1、b2几乎相等,说明Fe(OH)3沉淀几乎完全分解为Fe2O3固体,若b1—b2=0.3,说明Fe(OH)3沉淀没有彻底分解,因此需要对盛有Fe(OH)3沉淀的坩埚进行多次加热、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直至称量质量几乎相等;(6)先求氧化铁的质量,m(Fe2O3)=44.8g—42.6g=2.2g;再求铁元素的质量,Fe2O3=2Fe+3O,则m(Fe)= m(Fe2O3)×112/160=(44.8g—42.6g)×112/160;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可知,50.00mL待测液中m(Fe)=(44.8g—42.6g)×112/160,则500.00mL待测液中m(Fe)=(44.8g—42.6g)×112/160×500.00mL/50.00mL;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可知,28.0g样品中m(Fe)=(44.8g—42.6g)×112/160×500.00mL/50.00mL;最后求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w(Fe)=" m(Fe)/" m(样品)×100%=(44.8g—42.6g)×112/160×500.00mL/50.00mL÷28.0g×100%=55.0%;(7)样品中Fe2O3难溶于水,FeSO4易溶于水,加热能促进FeSO4水解生成Fe(OH)2、H2SO4,Fe(OH)2易被氧化为Fe(OH)3,H2SO4难挥发,Fe(OH)3与H2SO4易发生中和反应生成Fe2(SO4)3、H2O,蒸干灼烧不能使Fe2(SO4)3溶液分解为Fe2O3,故该方案不可行。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和工艺流程题,涉及溶液配置、仪器使用、除杂原理、沉淀洗涤、数据处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问题。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⑨ | ⑥ | ⑦ | | | ⑧ | |
(1)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是 ,
该物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电子式表示④的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如下: ;
(3) 请设计实验比较元素⑥与⑨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_;
(4) 用①元素的单质与④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将多孔的惰性电极甲和乙浸入KOH溶液中,在甲极通入①的单质,乙极通入④的单质,则甲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由表中①、③、④、⑥、⑧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cc/1/8gv5e4.jpg)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工业上常用单质⑥冶炼难熔的金属,写出氧化铁和单质⑥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分)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 置 | 现 象 |
![]() |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 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
① 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 验 | 内 容 | 现 象 |
实验1 |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 未变蓝 |
实验2 |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 试纸变蓝 |
b. 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
c. 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4b/8/6xbdh1.png)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 置 | 现 象 |
![]() |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② 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5 | 3.4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1)加入过量废铁屑的目的是 ;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
(填“Fe3+”“Fe2+”或“Al3+”)沉淀,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 。
(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 ,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
Fe2(OH)42+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 。(填字母)。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