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步骤一:这种油在80℃~87℃区间内蒸馏时,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拉第当时测得这种化合物的熔点为5.5℃,沸点为82.2℃
步骤二:在阳光照射下,让氯气与这种物质作用,生成两种物质。
步骤三: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汽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氯化钙的吸收管完全吸收。
若0.782g蒸汽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0.721g碳和0.061g氢。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一,蒸馏装置如上图,蒸馏的原理是:                         ,欲蒸馏出苯,加热方式最适宜用:                                           。
⑵写出步骤二中苯与氯气光照生成对二氯苯的化学方程式:                       
⑶步骤三中,甲装置盛放的药品是                         
⑷当时相对原子质量为C=6,H=1,法拉第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              
(每空2分)(1)一互溶的液休混合物,依据沸点不同,将其分开;水浴加热;(2);(3)无水氯化钙;(4)C2H
本题结合化学史资料考查蒸馏实验的基本操作和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
(1)因苯的沸点为82.2℃,低于100℃,故可用水浴加热,可使受热均匀。(2)依据步骤二“生成两种物质”的提示,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从而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因为要测得反应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所以应先用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再用碱石灰吸收CO2,注意次序不能颠倒,因为碱石灰也能吸收水。(4)C:H=0.712/6:0.064/1=2:1,故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C2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实验现象
结论
A.
图1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图2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图3左边烧杯变浑浊,右边烧杯不变浑浊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图4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
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           
B的正确读数为            
(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
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是常用的基准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①该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调整平衡时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       g。
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   指示剂,当观察到                                   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③该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达到滴定终点时记录所用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体积(mL)
1
22.52
2
22.49
3
22.50
 
则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           (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
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
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