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1可通过观察
产生气泡的快慢
产生气泡的快慢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定量分析:如图2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加入0.10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60mL
60mL
mL.
③放出
1
3
气体所需时间为
1
1
 min.
④反应放出
3
4
气体所需时间约为
2.5~2.6
2.5~2.6
 min.
⑤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D
D
C
C
B
B
A
A

⑥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⑦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
0.11mol?L-1
0.11mol?L-1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1)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可通过生成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比较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要排斥阴离子的干扰;
(2)A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该反应是通过反应速率分析的,所以根据v=
△V
△t
分析;
(3)①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②根据图象确定生成氧气的体积;
③根据图象确定反应需要的时间;
④利用平均速率结合图象确定需要的时间,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⑤根据v=
△V
△t
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⑥物质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⑦根据氧气的量计算双氧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
n
V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1)该反应中产生气体,可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判断,氯化铁和硫酸铜中阴阳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起作用还是阳离子起作用,硫酸钠和硫酸铜阴离子相同,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A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如果不恢复原位,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根据v=
△V
△t
知,还需要测定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①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
②根据图象知,第4分钟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60 mL,故答案为:60 mL;   
③放出
1
3
气体体积是60 mL×
1
3
=20 mL
,根据图象知,需要的时间是1 min,故答案为:1 min;     
④反应放出
3
4
气体体积为45mL,根据图象知,所需时间在2-3分钟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2-3分钟之间,平均反应速率=
(50-37)mL
1min
=13mL/min
,产生8mL氧气需要的时间=
8mL
13mL/mol
=0.6min,所以需要的时间为2.5~2.6min,故答案为:2.5~2.6min;
⑤根据图象结合v=
△V
△t
知,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D>C>B>A,故答案为:
D>C>B>A;
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⑦设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x,
2H2O2 
 MnO2 
.
 
 2H2O+O2
2mol             22.4L
x                0.06L
x=
2mol×0.06L
22.4L
=0.0054mol,
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
0.0054mol
0.05L
=0.11 mol?L-1,故答案为:0.11 mol?L-1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根据v=
△V
△t
来设计实验,通过得到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Na2CO3
Na2CO3
Ba(OH)2
Ba(OH)2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为C.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黄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时沉淀部分溶解,最后有白色沉淀剩余.则X为
B
B
(填序号).
A.SO32-
B.SO42-
C.CH3COO-
D.SiO32-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
NO3-
NO3-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4)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D的溶液与试管中,逐渐进入Ba(OH)2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则D中含有Al3+,若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D中含有Mg2+
取少量D的溶液与试管中,逐渐进入Ba(OH)2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则D中含有Al3+,若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D中含有Mg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