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②实验室中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
③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④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⑤工业制
取金属钾Na(l)+ KCl(l) NaCl(l)+ K(g)选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A.②③⑤ | B.①③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A
解析试题分析:①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加压后平衡不发生移动。由于增大压强,单位体积物质的量增大,所以颜色变深。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错误。②实验室中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产生更多的HCl气体。正确。③Cl2在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若水中含有NaCl,则NaCl电离产生的Cl-使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就可以减小Cl2的溶解及反应,故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正确。④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对于合成氨不利。之所以温度控制在500℃是因为在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错误。⑤工业制取金属钾Na(l)+ KCl(l) NaCl(l)+ K(g)选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由于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就可以得到更多的K。正确。故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②③⑤。选项为A。
考点:考查勒沙特列原理在物质制备及气体收集等方面的应用的知识。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 B.催化剂 |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 D.反应物的浓度 |
某反应A + B =" C" + D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A.△H<0 △S<0 | B.△H>0 △S>0 |
C.△H<0 △S>0 | D.△H>0 △S<0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且使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压强 | B.减少B的浓度 | C.减少A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
B.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 |
D.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
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
T℃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1 |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 kJ |
B.平衡时v正(O2)=v逆(NO) |
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