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分)(1)在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  4NO2(g)+ O2(g)。反应5min后,测得N2O5转化了20%,则:υ(NO2)为                        、5min时,N2O5占混合气体体积分数是        

阅读资料,回答(2)、(3)小题

锌铜原电池用画图的方式(如图)表示很不方便,常常采用电池图式表达式,如Zn|ZnSO4(1mol/L)||CuSO4(1mol/L)|Cu   上式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负极写在左边,发生还原反应的正极写在右边。用实垂线“|”表示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用双实垂线“||”表示盐桥。

(2)上述资料列举的电池中,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3)现有一电池,其图式表达式为Cu|CuSO4(1mol/L)||Fe2(SO4)3(0.5mol/L)|C。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写出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共14分)

    (1) υ(NO2)=0 .16mol/(L·min)(2分)   61.5%  (3分)

   (2)Zn-2e-=Zn2+(2分)

(3)2Fe3++2e-=2Fe2+(2分) Cu-2e-=Cu2+(2分)

(4)(3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共14分)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不垫石棉网。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迅速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C. 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D. 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
E.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检查是否漏液。
(2)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
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氯气的原因:                                            
(3) 已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氢氧化铝生成。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取A1(OH)3,理由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请你另举出一种用氯化铝溶液制取A1(OH)3的合理方法,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下列关于纯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度比钢小,熔点比钢高              B.不能与盐酸反应
C.与不锈钢成分相同                         D.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5)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大小范围是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常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某铁触媒中,铁、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14分)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热值高达122500~16000 kJ·m-3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①
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   ②
C(s)+H2O(g)=CO(g)+H2(g) ΔH3=+131.3 kJ·mol-1  ③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kJ·mol-1。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 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 e-
(2)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是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在正极反应,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3)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A、B两点时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温     B 加压     C 使用催化剂    D 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1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a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

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____(“I””);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

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 ,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分离提纯1-溴丁烷,该兴趣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

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所得馏分。

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共14分)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不垫石棉网。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迅速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C. 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D. 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

E.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检查是否漏液。

(2)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

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氯气的原因:                                            

(3) 已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氢氧化铝生成。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取A1(OH)3,理由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请你另举出一种用氯化铝溶液制取A1(OH)3的合理方法,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下列关于纯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度比钢小,熔点比钢高              B.不能与盐酸反应

C.与不锈钢成分相同                                D.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5)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大小范围是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常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某铁触媒中,铁、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