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I II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2)仪器c使用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填f或g)口通入______口流出。
(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①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g。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5)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____;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若配制完成后发现砝码和药品颠倒了,则结果______________。
【答案】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检查是否漏水酒精灯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gf未用玻璃棒引流药匙、胶头滴管 、玻璃棒2.0gB→C→A→F→E→D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溶液体积热胀冷缩,导致溶液浓度有偏差偏低偏低偏高无影响
【解析】
(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征判断仪器的名称;(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的过程必须用酒精灯加热,实质是蒸馏过程,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4)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来寻找装置中的错误,并判断使用仪器和操作步骤。
(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c为容量瓶,为配制溶液的主要仪器,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容量瓶;
(2)仪器c为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
(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的实质是蒸馏过程,必须用酒精灯,温度计应与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故答案为:酒精灯;与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 g;f;
(4)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并且当滴加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配制500mL,则需n(NaOH)=0.1mol/L×0.5L=0.05mol,m(NaOH)=0.05mol×40g/mol=2.0g;
③配制溶液5000mL,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2.0gNaOH,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操作顺序为BCAFED;
(5)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目的是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误差,NaOH遇水放出大量的热,因为热胀冷缩,恢复到室温状态下,溶液的体积会减小,所配溶液溶度会偏大;
(6)没有洗涤,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相当于对原溶液进行稀释,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若配制完成后发现砝码和药品颠倒了,因此次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0g,没有用到游码,则结果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题目】用铂电极电解下表中各组物质的稀溶液(如图)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均碱小,且在①和④两极的电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 | B | C | D | |
甲 | KOH | H2SO4 | Na2SO4 | CuSO4 |
乙 | CuSO4 | AgNO3 | HCl | HNO3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