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1)${\;}_{16}^{34}$S2-中的质子数是16,中子数是18,核外电子数是18,质量数是34.
(2)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它们所带的电荷数不相同.
(3)由1H${\;}_{2}^{16}$O与2H${\;}_{2}^{17}$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2种元素,4种原子,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有1H与2H、16O与17O.
(4)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b、m、n之间的关系是a-m=b+n.

分析 (1)根据微粒的表示方法,可以确定其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以及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2)Fe、Fe2+、Fe3+属于Fe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4)根据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之间的关系计算.

解答 解:${\;}_{16}^{34}$S2-微粒的质子数是16,质量数是34,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得其中子数为34-16=18;微粒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即得到了两个电子,中性原子时有16电子,则该离子有16+2=18个电子.
故答案为:16、18、18、34;
(2)Fe、Fe2+、Fe3+属于Fe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56,三种微粒所带的电荷不同;
故答案为:铁;质子;电荷;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所以有2种元素H和O;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所以有4种核素:1H、16O、2H、17O,即有4种原子.1H与2H、16O与17O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2; 4;1H与2H、16O与17O;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因为Xm+和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aXm+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m,bYn-的核外电子数为:b+n,
则:a-m=b+n.
故答案为:a-m=b+n.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核素的概念、原子的结构等,题目较简单,注意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即是不同原子以及同位素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 俗称吊白块,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实验室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通过以下反应制得:SO2+Na2SO3+H2O=2NaHSO3
NaHSO3+Zn+HCHO+3H2O=NaHSO2•HCHO•2H2O+Zn(OH)2
已知:次硫酸氢钠甲醛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37%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趁热过滤,温水洗涤.
步骤3:
①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②往滤液中加入适量乙醇,析出晶体,过滤;
③合并滤渣,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冷凝管.
(2)装置A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硫气体和Na2SO3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并阻止空气进入装置A.
(3)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 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搅拌;
②步骤2中,应采用何种加热方式水浴加热;
③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锌粉和生成的氢氧化锌,防止硫酸氢钠甲醛冷却结晶,造成损失.
(4)步骤3的①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步骤3的②中加入乙醇,有晶体析出的原因是加入乙醇降低了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