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在工厂中常使用煤作燃料,但煤燃烧后会产生SO2,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1)向大气中过量排放SO2将会形成酸雨污染.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2)某空气监测是根据SO2和氯水的定量反应来测定SO2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后溶液的pH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上述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是C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4)证明(2)反应后溶液中氯离子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Cl-.
分析 (1)正常雨水中溶解CO2,pH约为5.6;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氯水中的氯气氧化,生成盐酸、硫酸两种强酸;
(3)依据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变化解答;
(4)检验氯离子的存在,通常用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注意排除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解答 解:(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故答案为:5.6;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氯水中的氯气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
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变小;
(3)在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二氧化硫中的硫,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故选:C;
(4)检验氯离子的存在,通常用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注意排除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正确的操作为:滴加过量Ba(NO3)2 溶液,过滤后向滤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l-;
故答案为:滴加过量Ba(NO3)2 溶液,过滤后向滤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离子的检验,熟悉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Mg;⑫Br.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⑤;⑪.
(3)在①~⑫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跟它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可以形成离子(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6)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该氧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填“离子”或“共价”)
(7)元素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其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在一定条件下,若将元素①的单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半分钟后测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为1.4mol,则用元素①的单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5mol/(L•min).
周期 族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② | ||||||
3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
4 | ⑩ | ⑪ | ⑫ |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⑤;⑪.
(3)在①~⑫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跟它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可以形成离子(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6)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该氧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填“离子”或“共价”)
(7)元素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其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在一定条件下,若将元素①的单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半分钟后测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为1.4mol,则用元素①的单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5mol/(L•min).
19.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 B. | 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 ||
C. | Br2在反应中得电子 | D. | 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 |
16.4.48L一定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得到0.1L盐酸,此溶液中c(Cl-)=2mol/L,则“一定条件”可能是( )
A. | 25℃ | B. | 1.01×103Pa | C. | 101kPa | D. | 0℃ |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有关数据如表:
实验步骤如下:
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合液,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把18mL(15.84g)苯加入A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NaOH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弃去CaCl2,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配制混合液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加热.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盐.
(5)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72%.
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苯 | 5.5 | 80 | 0.88 | 微溶于水 |
硝基苯 | 5.7 | 210.9 | 1.205 | 难溶于水 |
间二硝基苯 | 89 | 301 | 1.57 | 微溶于水 |
浓硝酸 | 83 | 1.4 | 易溶于水 | |
浓硫酸 | 338 | 1.84 | 易溶于水 |
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合液,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把18mL(15.84g)苯加入A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NaOH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弃去CaCl2,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配制混合液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加热.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盐.
(5)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