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mol·L-1的稀硫酸100mL,配制溶液时可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③100mL容量瓶;托盘天平;⑤50mL烧杯;⑥10mL量筒。则正确的选用顺序是 ( )

A.⑥③⑤①②B.⑥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D.⑥⑤①③②

【答案】D

【解析】

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浓度为18.4mol·L-1,则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则首先用到⑥10mL量筒,稀释时又用到⑤50mL烧杯和①玻璃棒,转移时用到③100mL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②胶头滴管,故正确的选用顺序为⑥⑤①③②,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

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极。

【实验2

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

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

实验现象

i.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

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

3i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

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3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

煮沸冷却后的溶液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

B. 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 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

D. 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

【题目】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将其固定及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1)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已知:2H2(g)+O2(g)=2H2O(g) △H1=-484 kJ/mol

2CH3OH(g) +3O2(g)=2CO2(g)+4H2O(g) △H2=-1348 kJ/mol

在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二氧化碳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常温常压电解CO2,可制得LDPE,该电极反应可能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 过程Ⅰ~Ⅲ中碳元素均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 CO2转化为LDPE的电极反应式是(补充完整并配平)________

2n CO2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③工业上生产1.4×104 kg 的LDPE,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______L。

(3)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PPC,同时也能生成副产物CPC,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PPC的选择性(产物中PPC的质量与产物总质量的比值)和总产率(产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投料总质量的比值)如下表所示。

①通过表中数据ⅰ、ⅱ、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在25℃时,实际生产中选择反应压强为1.5MPa,而不是2.0MPa,理由是________

②通过表中数据ⅱ、ⅳ、ⅴ可知温度升高会使PPC的选择性下降,结合上图说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