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没有+3价铁元素的是


  1. A.
    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
  2. B.
    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3. C.
    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4. D.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D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把Fe2氧化生成铁离子。氧化铁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氯化铁能氧化铁生成氯化亚铁,但如果铁不足,则溶液中就一定含有铁离子。选项D中铁是过量的,所以生成物是硝酸亚铁,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浓H2SO4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①一般认为H2SO4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强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主要体现的是酸性,基本上不体现强氧化性.
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H2SO4中反应不明显,如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98%的浓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密度为1.84g?cm-3,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98%的浓H2SO4 0.5mL,加热至沸腾,该试管中液体没有明显变化,试用数据解释原因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60%,其氧化性不强,所以无明显现象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60%,其氧化性不强,所以无明显现象

(2)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再加浓H2SO4 10mL与铜片反应.观察到右边试管中溶液褪色,这是因为
生成具有漂白性的二氧化硫
生成具有漂白性的二氧化硫
;若把品红试液换成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由白色沉淀生成
由白色沉淀生成

在左边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除了铜粉变黑色外,还有:①
液体呈浅蓝色
液体呈浅蓝色
,原因是
溶液中含有Cu2+
溶液中含有Cu2+

②有白色固体在试管底部析出,原因是
98%浓H2SO4有吸水性,生成无水CuSO4
98%浓H2SO4有吸水性,生成无水CuSO4

(3)丙同学等乙同学实验结束后,取左试管(内有没反应完的铜)倾出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来检验剩余的硫酸,他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试剂
AD
AD
(填写编号).
A.锌粉     B.银粉     C.氯化钡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I.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
BDE
BDE
(填序号).
A.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并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
D.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F.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进行搅拌、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II.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体积分数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换器”,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已知HCOOH
浓硫酸
CO↑+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  )→(  )→收集气体
(2)E装置的作用是
干燥混合气体
干燥混合气体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使气体充分混合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使气体充分混合

(3)写出D中的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x+2xC
催化剂
加热
N2+2xCO2
2NOx+2xC
催化剂
加热
N2+2xCO2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为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NO32+2NO↑+4H2O
=3Cu(NO32+2NO↑+4H2O

(5)若通入的NOX为NO,C装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则收集到的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
0.04mol

(6)选择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便彻底解决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不正确,因为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②没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对气候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影响和危害
不正确,因为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②没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对气候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影响和危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