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如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
B |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C | 向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水 |
D | 将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氯离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含-CHO的物质与新制的Cu(OH)2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B.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
C.酒精、水均与Na反应;
D.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检验氯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
解答 解:A.含-CHO的物质与新制的Cu(OH)2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可检验醛的性质,故A正确;
B.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除杂,故B错误;
C.酒精、水均与Na反应,现象相同,利用Na不能鉴别,故C错误;
D.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检验氯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则应先加酸至酸性再加硝酸银检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 |
B. | 用托盘天平秤取25.20g NaCl | |
C. | 用100mL 量筒量取5.2mL 盐酸 | |
D. | 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将量取的浓盐酸倒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线即可 |
17.化学科学与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科学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或解决方法 |
A | 大量的燃煤、燃油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 发展核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B | “地沟油”是被氧化、分解的油脂,禁止食用 | 采用化学技术处理后代替汽油作燃料 |
C | 氢氧化钠与氢氟酸都能与硅、二氧化硅反应 | 硅、二氧化硅都具有两性 |
D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 | 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8.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所在的一组元素是( )
A. | Be、Na、Al | B. | B、Mg、Si | C. | C、Al、P | D. | O、P、Cl |
15.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 2H2O2(l)=O2(g)+2H2O (l)△H=-196 kJ•mol-1 | |
B. | 2N2(g)+O2(g)=2N2O(g)△H=+163 kJ•mol-1 | |
C. | 2Ag(s)+Cl2(g)=2AgCl(s)△H=-254 kJ•mol-1 | |
D. | 2HgO(s)=2Hg(l)+O2 (g)△H=+182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