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品牌合金中铝的含量,现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1)该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
(2)常温下,硅能和NaOH发生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3)硅酸不溶于水
(4)固体C为Al2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实验操作为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frac{9b}{17a}$×100%(用a、b表示);
(4)下列因操作不当,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C;
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

分析 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固体A为Mg、Cu,溶液M为NaAlO2,Na2SiO3,溶液M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过滤得到固体B为H2SiO3,溶液N中为AlCl3溶液加入过量氨水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固体C为Al2O3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生成铜绿,即碳式碳酸铜,根据元素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2)沉淀的洗涤操作同过滤操作,即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分析可知固体C为Al2O3,依据铝元素守恒计算;
(4)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表面有杂质氯化钠、氯化铵,灼烧氯化铵分解,氯化钠对测定结果固体C质量增大;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铝为全部溶解,测定结果偏低;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得到固体C质量增大.

解答 解:铝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铝、镁、铜、硅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固体A为Mg、Cu,溶液M为NaAlO2,Na2SiO3,溶液M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过滤得到固体B为H2SiO3,溶液N中为AlCl3溶液加入过量氨水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固体C为Al2O3
(1)固体A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可能会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即碳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故答案为: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2Cu+O2+H2O+CO2=Cu2(OH)2CO3
(2)沉淀的洗涤操作同过滤操作,即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故答案为: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到3次;
(3)分析可知bg固体C为Al2O3,依据铝元素守恒计算,铝的质量分数=$\frac{\frac{bg}{102g/mol}×2×27g/mol}{ag}$×100%=$\frac{9b}{17a}$×100%;
故答案为:$\frac{9b}{17a}$×100%;
(4)A.第③步中沉淀未用蒸馏水洗涤,表面有杂质氯化钠、氯化铵,灼烧氯化铵分解,氯化钠对测定结果固体C质量增大,铝质量分数增大,故A正确; 
B.第①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铝为全部溶解,测定结果偏低,故B不符合;          
C.第④步对沉淀灼烧不充分,得到固体C质量增大,铝质量分数增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实验测定过程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