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 | 若将反应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 |
C. | 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
D. | 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分析 A、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B、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依据周期表结构可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诶同分异构体.
解答 解:A、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若生应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e-=Fe2+,负极是铁,正极材料一定不是铁,故B错误;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元素位于铜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R<M,故C错误;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符合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粒、物质结构的分析判断,原电池反应原理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微粒甲$\stackrel{OH-}{→}$离子乙$\stackrel{H+}{→}$微粒甲,则微粒甲是( )
A. | Al2O3 | B. | NH4+ | C. | Fe3+ | D. | CO2 |
13.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的PM2.5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指( )
A. | 固体小颗粒 | B. | SO2 | C. | 氮氧化物 | D. | CO2 |
10.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 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 B. |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 ||
C. | 可能生成 45g 乙酸乙酯 | D. | 不可能生成 90g 乙酸乙酯 |
1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 |
B. |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 |
C. |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 |
D. |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
1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 C4H10和C5H12 | B. | C2H6和C3H6 | C. | C2H2和C4H6 | D. | C3H6和C4H8 |
12.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_{充电}^{放电}$Fe(OH)2+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电池的各种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 放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 | |
B. |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 | |
C. |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 |
D. | 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