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将AgCl与AgI的饱和澄清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清液混合后,AgCl与AgI都沉淀

B. 若向AgI清液中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 若取0.1435gAgCl固体溶于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 c(Cl-)为0.01mol/L

D. 若AgNO3足量,AgCl与AgI都可沉淀,但是AgCl比AgI的物质的量多得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方法,下列对无机化合物分类如图: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⑥后面。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NO3

②_______

③NaOH

④_______

⑤Na2SO4

⑥_______

⑦CO2

⑧SO3

⑨NH3

(3)写出⑦与少量的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铝与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 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玻璃棒⑤药匙⑥量筒⑦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mol· L-1。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mL 1mol· 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

d.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 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 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_0(填“<”、“>”或“=”)。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____K2(填“<”、“>”或“=”)。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达平衡后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CO

H2

CH3OH

浓度(mol?L-1)

0.9

1.0

0.6

①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②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

(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 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②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工作一段时间后,当3.2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___________NA个电子转移。

(4)以上述电池做电源,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