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g)△H=+571.2kJ•mol-1
BaS(s)═Ba(s)+S(s)△H=+460kJ•mol-1
已知:O2(g)+2C(s)═2CO(g)△H=-221kJ•mol-1
请写出O2(g)氧化Ba(s)和S(s)生成1molBaSO4(s)的热化学方程式Ba(s)+S(s)+2O2(g)=BaSO4(s)△H=-1473.2kJ/mol.
(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SO2 (g)+NO2(g)?SO3(g)+NO (g)△H=-42kJ•mol-1.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 和NO2 (g),所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编号
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SO2n(NO2n(NO)
T10.800.200.18
T20.200.800.16
T20.200.30a
①实验甲中,若2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0→2min时间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SO2)=0.05mol/(L•min)
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40%;a=0.12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 .
(3)甲烷在熔融固体氧化物中形成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a是电池的正极(填“正”或“负”),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分析 (1)O2(g)氧化Ba(s)和S(s)生成1molBaSO4(s),反应的方程式为:Ba(s)+S(s)+2O2(g)=BaSO4(s),反应可由已知焓变的热化学方程式推导,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此反应的焓变;
(2)①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 (g)+NO2(g)?SO3(g)+NO (g)△H=-42kJ/mol,焓变表示1mol反应物完全反应时候的焓变,实验甲中,若2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反应消耗了反应物为$\frac{4.2}{42}=0.1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S{O}_{2})=\frac{△n}{V△t}$计算即可;
②根据实验乙中的数据,可计算在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和平衡时的NO的物质的量;
③SO2和NO2是等计量参加反应,甲和乙的初始反应物的量可以视为等效的,平衡时,甲中NO的量多于乙中NO的量,表明甲相对于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反应的焓变△H<0,据此分析温度变化给化学平衡带来的影响;
(3)甲烷在熔融固体氧化物中形成的燃料电池,根据工作原理图,O2-起着传导作用,a电极为氧化剂参与的反应,氧化剂应为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在原电池中,a电极为得到电子的电极,充当正极;b电极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甲烷与氧离子反应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1)①BaSO4(s)+4C(s)═BaS(s)+4CO(g)△H1=+571.2kJ/mol;
               ②BaS(s)═Ba(s)+S(s)△H2=+460kJ/mol;
               ③O2(g)+2C(s)═2CO(g)△H3=-221kJ/mol;
O2(g)氧化Ba(s)和S(s)生成1molBaSO4(s),反应方程式为:Ba(s)+S(s)+2O2(g)=BaSO4(s),
该反应可由③×2-②-①可得,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焓变为△H=2△H3-△H2-△H1=2×(-221)-460-571.2=-1473.2kJ/mol,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a(s)+S(s)+2O2(g)=BaSO4(s)△H=-1473.2kJ/mol.
故答案为:Ba(s)+S(s)+2O2(g)=BaSO4(s)△H=-1473.2kJ/mol.
(2)①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 (g)+NO2(g)?SO3(g)+NO (g)△H=-42kJ/mol,焓变表示完全反应时候的焓变,实验甲中,若2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表明各组分均反应了0.1mol,则SO2的物质的量改变量为△n=0.1mol,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为V=1L,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t=2min,因此以SO2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S{O}_{2})=\frac{△n}{V△t}$=$\frac{0.1mol}{1L×2min}$=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mol/(L•min).
②根据实验乙中的数据,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0.16mol,根据反应方程式:SO2 (g)+NO2(g)?SO3(g)+NO (g),反应物均消耗了0.16mol,生成了SO3位0.16mol,则平衡时,$c(S{O}_{2})=\frac{0.2-0.16}{1}=0.04mol/L$,$c(N{O}_{2})=\frac{0.8-0.16}{1}=0.64mol/L$,$c(NO)=\frac{0.16}{1}=0.16mol/L$,$c(S{O}_{3})=\frac{0.16}{1}=0.16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c(NO)c(S{O}_{3})}{c(N{O}_{2})c(S{O}_{2})}$=$\frac{0.16mol/L×0.16mol/L}{0.64mol/L×0.04mol/L}=1$,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发生改变,因此在实验丙中,K=1,起始时,c(SO2)=0.2mol/L,c(NO2)=0.3mol/L,设反应消耗了cmol/L,则平衡时,c(NO2)=0.3-c,c(SO2)=0.2-c,c(SO3)=c(NO)=c,则有$K=\frac{{c}^{2}}{(0.2-c)(0.3-c)}=1$,解得:c=0.12mol/L,因此,平衡时,NO2的转化率=$\frac{c}{0.3}×100%=40%$,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a=0.12mol/L×1L=0.12mol.
故答案为:40%,0.12;
③根据反应的方程式,SO2和NO2是等计量参加反应,因此甲和乙的初始反应物的量可以视为等效的,平衡时,甲中NO的量多于乙中NO的量,表明甲相对于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焓变△H<0,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因此降低温度可使化学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T2,分别计算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平衡常数,实验甲中,平衡时,$c(S{O}_{2})=\frac{0.8-0.18}{1}=0.62mol/L$,$c(N{O}_{2})=\frac{0.2-0.18}{1}=0.02mol/L$,$c(S{O}_{3})=\frac{0.18}{1}=0.18mol/L$,$c(NO)=\frac{0.18}{1}=0.18mol/L$,因此实验甲的平衡常数为${K}_{1}=\frac{0.18mol/L×0.18mol/L}{0.02mol/L×0.62mol/L}=2.6$,判断的利理由是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
故答案为:<,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
(3)甲烷在熔融固体氧化物中形成的燃料电池,根据工作原理图,O2-起着传导作用,由于a电极为氧化剂参与的反应,氧化剂应为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在原电池中,a电极为得到电子的电极,充当原电池的正极;b电极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甲烷与氧离子反应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4+4O2--8e-=CO2+2H2O.
故答案为:正,CH4+4O2--8e-=C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简单应用,电化学知识.主要内容基础咋化学原理部分,题目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甲,乙两同学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Ⅱ.FeSO4+NO?Fe(NO)SO4(棕色)△H<0.
Ⅲ.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Ⅳ.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得100mL的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B
A.常温下铁和浓硝酸不反应
B.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C.反应需要催化剂
(2)甲的实验操作中通入CO2的主要目的是A
A.排除反应体系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B.将产生的气体压入后续装置吸收
C.维持系统内压强平衡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现象是AD
A.棕色溶液变浅绿色     B.棕色溶液变无色   C.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D.有无色气体逸出       E.产生红褐色沉淀
(4)乙认为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浓硝酸换成稀硝酸,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5)将A所得溶液稀释至500mL,取少量稀释后的溶液调节pH后,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另取稀释后的溶液25.00mL加入过量的KI固体,充分反应后pH至7左右,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25mo1/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16.00mL.(己知:I2+2S2O32-=2I-+S4O62-),则A中所得溶液的c(Fe3+)=0.16mo1/L.
17.甲酸及其盐具有强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酸是唯一能和烯烃发生加 成反应的羧酸,25℃时甲酸的电离常数为2.1×10-4

(1)利用光催化制甲酸原理如图一1所示:
①该装置能量转化方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②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
(2)另一种制取甲酸的机理如图2所示,Ru(OH)2在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frac{\underline{\;R(OH)_{2}\;}}{\;}$HCOOH.
(3)甲酸也可由甲醇氧化制取.在催化剂作用下,C0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2 (g)═CH30H(g).在恒温条件下,向2L的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2molH2合成甲醇.
①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填字母).
a.CO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CO和CH3OH浓度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CH3OH的生成速率与CO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从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平衡后保持原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1mol CH3OH(g),平衡向逆向(填“正向”或“逆向”)移动.达新平衡后CO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4)甲酸常温下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同时有NH4HCO3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Ag(NH32++2OH-→2Ag↓+HCO3-+NH4++3NH3+H2O.
(5)25℃甲酸与醋酸钠溶液反应:HCOOH+CH3COO-=HCOO-+CH3COOH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为:K.(CH3COOH)=1.75×1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