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铁粉与浓硫酸反应所生成气体的成份并测定各气体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推测】足量的铁粉与浓硫酸反应能生成SO2和H2两种气体.
(1)该小组作出此推测的理由是:
 

【实验准备】a.供选择的药品:铁粉、浓硫酸、氧化铜粉末、0.2mol/L的H2C2O4标准溶液、0.1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酸碱指示剂.
b.实验装置设计及组装(加热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精英家教网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
 

(4)B、C、D中所盛试剂均足量,则证实生成的气体中同时存在SO2和H2的现象是
 

 

(5)A中反应结束后,继续通N2使A中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待B、D中反应完全后,先后三次取用B中反应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每次取用25mL,用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H2C2O4标准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该方程式完成并配平.
 
H2C2O4+
 
MnO4-+
 
H+=
 
Mn2++
 
 H2O+
 

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③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每次耗用H2C2O4标准溶液15.63mL,则铁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气体
的物质的量为
 
;经称量,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减少0.8g,则产生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分析:(1)根据加热时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浓硫酸变成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通入氮气可以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避免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爆炸;
(4)根据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浅证明含有二氧化硫,根据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
(5)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根据滴定前溶液为紫红色,滴定结束时溶液紫红色褪去判断滴定终点;
③根据滴定数据计算出二氧化硫消耗的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根据装置D减少的质量为O元素计算出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解答:解:(1)由于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Fe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H2
故答案为: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Fe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与Fe反应生成H2
(2)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故答案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3)氢气能够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前需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H2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若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变浅说明生成了SO2,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所以D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H2
故答案为:B瓶中溶液紫红色变浅说明生成了SO2;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H2
(5)①H2C2O4+MnO4-+H+-Mn2++H2O+,高锰酸根离子中Mn元素化合价由+7变为+2,化合价降低了5价,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则草酸中的C在反应中被氧化,草酸中C的化合价为+3价,只能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未知物为二氧化碳,草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化合价升高至少升高(4-3)×2=2价,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10,则高锰酸根离子化学计量数为2,草酸的计量数为5,然后利用电荷守恒及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8H2O+10CO2
故答案为:5;2;6;2;8;10CO2
②滴定结束前溶液为紫红色,滴定结束后溶液紫红色褪去,所以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H2C2O4溶液时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之内不恢复,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H2C2O4溶液时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之内不恢复;
③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L×0.01563L=0.003126mol,根据反应5H2C2O4+2MnO4-+6H+=2Mn2++8H2O+10CO2,草酸消耗的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3216mol×
2
5
≈0.00125mol,25mL反应后的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025L-0.0125mol=0.00125mol,则二氧化硫总的消耗的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25mol×
200mL
25mL
=0.01mol,根据反应5SO2+2MnO4-+2H2O=5SO42-+2Mn2++4H+,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5
2
=0.025mol;
装置D的质量减少0.8g,氧化铁与氢气反应,减少的质量为O的质量,与氢气反应的O的物质的量为:
0.8g
16g/mol
=0.05mol,根据反应的关系式CuO~H2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也为0.0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0.025mol
0.025mol+0.05mol
×100%=33.3%,
故答案为:0.025 mol;33.3%.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中和滴定及化学计算,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浓硫酸与铜、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原理,能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方程式,(5)为难点和易错点,注意明确反应原理及计算方法.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有一种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所含杂质不溶于水和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一小块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检验矿物样品中是否有Fe3+
实验用品:锤子、研钵、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①取样:将样品用锤子敲碎,再在研钵中研细备用.
②溶解:将样品粉末倒入烧杯,加入
稀盐酸
稀盐酸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过滤
过滤
(填操作名称).
④检验:取少许溶液,
滴加KSCN溶液
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矿物样品中含有Fe3+
(2)制备氢氧化亚铁
①为了得到亚铁盐的溶液,同学们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固体试剂,该试剂是(填化学式)
Fe
F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Fe=3Fe2+
2Fe3++Fe=3Fe2+

②对于①中过量的固体试剂是否需要除去,同学们产生了两种观点.
甲组:认为需要过滤.                    乙组:认为不需要过滤.
你支持的是组
(填“甲”或“乙”),理由是
过量的铁粉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过量的铁粉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③同学们在新制得的亚铁盐溶液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出的氢氧化亚铁呈
色.为使试管中的氢氧化亚铁保存的时间更长,请在右图中画出你的设计(可以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将两根火柴放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中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它,慢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抽气,让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稀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①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②可用于替代试管中品红溶液的试剂有
 
(填标号).
A.稀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稀溴水                       D.烧碱溶液
③某同学提出用图乙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更为简便.他的操作是:
i.当图乙中所示火柴头燃烧完时,立即移出火柴;
ii.
 

(2)证明火柴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钾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请完成下列操作:
①取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浸入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NaNO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和稀硝酸,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会有
 
物质被浸出,说明火柴头燃烧时其中含有的
 
转化为该物质.
(3)测定火柴头中KClO3的含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刮取火柴头,小心研碎,称得质量为2.45g;
(ii)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
(iii)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
(iv)干燥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1.435g.
①反应中NaNO2、AgNO3均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
 

③如果第ii步中未洗涤沉淀残渣,测得KC1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第Ⅲ步中未洗涤AgCl沉淀,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