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定温度下,在质量都是50 g的五份水中分别加入30 g、40 g、50 g、60 g、70 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KNO3.加入的KNO3质量与相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数据见下表: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  ]

A.

60克

B.

80克

C.

100克

D.

110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8?北京)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
Z+W
(1)Y的电子式是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2NH3(l)?NH2-+NH4+
2NH3(l)?NH2-+NH4+

(3)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P2O5+6OH-=2PO43-+3H2O
P2O5+6OH-=2PO43-+3H2O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3Cu+8H++2NO3-=3Cu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一定温度下,将1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2?2NO+O2
2NO2?2NO+O2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30.7
30.7

20139月,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霆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都是雾履形成的原因。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N2g)2CO2g)  △H0,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在单位时问内生成1mol C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后不再改变条件。请在右图中补充画出从t2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③若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2个)

(2)改变煤的利用方式可减少环境污染,通常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得到水煤气,其反应原理为C(s)H2O(g)CO(g)H2(g) H+131.3kJ/mol

①该反应在___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②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可用足量的Na2C0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已知:H2S Ka19.1×10-8Ka21.1×10-12H2CO3Ka14.30×10-7Ka25.61×10-11

(3)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人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③该反应的△H ______0(填“<”或“>”);若在9000C时,另做一组实验,在此容器中加入l0mol CO,5mo1 H2O,2mo1 CO2,5mol H2,则此时υ______υ(填“<”,“>”,“=”)。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