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氯气通入水中制氯水 |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
C.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
A.氯气通入水中制氯水,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F烧杯中的溶液是 .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
(5)为说明浓硫酸中的水会否影响B装置现象的判断,还须进行一次实验.实验方案为 .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6)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资料1:
资料2: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Cu2S、CuS、Cu7S4中的一种或几种.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1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7)为测出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b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V 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a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
(已知: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
实验Ⅰ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F烧杯中的溶液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5)为说明浓硫酸中的水会否影响B装置现象的判断,还须进行一次实验.实验方案为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6)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资料1:
硫酸/mol?L-1 |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
15 | 约150 | 约236 |
16 | 约140 | 约250 |
18 | 约120 | 不消失 |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1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7)为测出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b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V 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a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