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1.0 mol•L-1的KNO3溶液:H+、Cu2+、I-、SO42- | |
B. |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 | |
C. | Na2S溶液中:SO42-、K+、Cl-、Cu2+ | |
D. |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NH4+、CO32-、NO3- |
分析 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碱性能够氧化碘离子;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硫化钠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加入铝不会生成氢气.
解答 解:A.KNO3在大量存在H+的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I-,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K+、Na+、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Na2S与Cu2+反应生成CuS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NH4+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且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加入铝不会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的是( )
A. | NH4NO3 | B. | SiO2 | C. | H4C2O2 | D. | Cu |
7.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B. | 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 ||
C. | 该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 | 该物质含有酯基官能团 |
14.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FeCl_{3}\;}}{\;}$2H2O+O2↑.
(2)实验①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H2O2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变量,
实验中滴加2滴FeCl3溶液的目的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编号 | 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
② |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 | 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 |
(2)实验①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H2O2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变量,
实验中滴加2滴FeCl3溶液的目的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有机物中,可合成环烷烃的是( )
A. | CH3CH2CH2Br | B. | CH3CH2CHBr2 | C. | CH2BrCH2CH2Br | D. | CH3CHBrCH2CH2Br |
11.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B. | R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C. | R可能是液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 |
D. | 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8.图表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表列出了同周期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电负性”即元素对应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X的值应为C(填字母);
A.3.6 B.3.1 C.2.1 D.1.4
(3)分析表中数据,简述同周期元素(除惰性气体)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H2S>PH3(用化学式表示)
(5)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O4═Al(ClO4)3+3H2O
(6)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元素编号 | A | B | C | D | E |
电负性 | 3.0 | 2.5 | X | 1.5 | 0.9 |
原子半径(单位nm) | 0.099 | 0.102 | 0.110 | 0.143 | 0.186 |
主要化合价 | -1,+7 | -2,+6 | -3,+5 | +3 | +1 |
(1)写出E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X的值应为C(填字母);
A.3.6 B.3.1 C.2.1 D.1.4
(3)分析表中数据,简述同周期元素(除惰性气体)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H2S>PH3(用化学式表示)
(5)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O4═Al(ClO4)3+3H2O
(6)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11.一定量的CuS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产生蓝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为( )
A. | 9.0L | B. | 13.44L | C. | 15.7L | D. | 16.8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