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 NaCl固体 | B. | 用胶头滴管取约1 mL溶液 | ||
C. | 向小试管中加入100 mL稀盐酸 | D. | 用50 mL量筒量取30.12 mL水 |
分析 A.托盘天平只精确到0.1g;
B.胶头滴管一般是20滴1mL;
C.小试管的容积较小;
D.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
解答 解:A.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无法称取3.23 g NaCl固体,故A错误;
B.胶头滴管可用于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约1 mL溶液,一般是20滴1mL,故B正确;
C.小试管的容积较小不能盛装100mL稀盐酸,故C错误;
D.因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无法量取30.12 mL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题目涉及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但与内层电子数不相等;Y元素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元素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且Z元素单质与Y元素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可生成两种不同原子个数比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W元素无同位素 | |
B. | X单质分子中含共价键 | |
C. | 离子半径:Y+<Z2- | |
D. | W、Y、Z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 | |
B. | 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 |
C. |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CO32- | |
D. |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1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4NH4++AlO2-+2H2O | |
B. |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 |
C. | 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HNO3+NO | |
D. | 工业冶炼金属钠:2NaCl$\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 |
5.X、Y、Z、M、W、N 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Y、Z、M、W 为五种短周 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W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M 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的 2 倍,Y、Z、M、W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N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 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 Z | M | |
W |
A. | 原子半径:W>Y>Z>M>X | |
B. | X2Z、YM3、WM4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 | |
C. | 沸点:X2Z>YM3 热稳定性:XM>X2Z | |
D. | N 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油漆和涂料 |
12.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用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
(1)对[探究活动一]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帮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ⅠSO42-对铝与H+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假设ⅡCl-对铝与H+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并请你设计实验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Ⅰ向上述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硫酸钾等可溶性硫酸盐,如果反应速率减小,则假设①成立.验证假设Ⅱ向上述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钾等可溶性氯化物,如果能加快反应速率,则假设②成立.
[探究活动二]某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表: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1)3.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熵变△S 0(填>、<或=).
(3)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0.05mol/(L•min).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探究活动一]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用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
(1)对[探究活动一]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帮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ⅠSO42-对铝与H+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假设ⅡCl-对铝与H+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并请你设计实验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Ⅰ向上述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硫酸钾等可溶性硫酸盐,如果反应速率减小,则假设①成立.验证假设Ⅱ向上述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钾等可溶性氯化物,如果能加快反应速率,则假设②成立.
[探究活动二]某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1)3.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熵变△S 0(填>、<或=).
(3)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0.05mol/(L•min).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 |
B. | 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 |
C. | X、W都可以和氢元素形成有三个共价键的微粒 | |
D. | Y、W最低负价阴离子的还原性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