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过滤.
(2)写出①、②、③、过程中发生的三个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Al2O3+2OH-=2AlO2-+H2O;②Al3++3NH3.H2O=Al(OH)3↓+3NH4+;③AlO2-+H2O+H+=Al(OH)3↓.
分析 由流程可知,Al2O3和Fe2O3不溶于水,则沉淀C为Al2O3和Fe2O3,氧化铁与碱不反应,则沉淀D为Fe2O3,反应②③中生成的沉淀为Al(OH)3,受热分解生成B为Al2O3,反应②为KAl(SO4)2、氨水的反应,则溶液E为K2SO4、(NH4)2SO4、NH3.H2O,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解答 解:由流程可知,Al2O3和Fe2O3不溶于水,则沉淀C为Al2O3和Fe2O3,氧化铁与碱不反应,则沉淀D为Fe2O3,反应②③中生成的沉淀为Al(OH)3,受热分解生成B为Al2O3,反应②为KAl(SO4)2、氨水的反应,则溶液E为K2SO4、(NH4)2SO4、NH3.H2O,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Al2O3,D为Fe2O3,E为K2SO4、(NH4)2SO4、NH3.H2O,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反应①为:Al2O3+2OH-=2AlO2-+H2O,反应②为:Al3++3NH3.H2O=Al(OH)3↓+3NH4+,反应③为:AlO2-+H2O+H+=Al(OH)3↓,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Al3++3NH3.H2O=Al(OH)3↓+3NH4+;AlO2-+H2O+H+=Al(OH)3↓.
点评 本题以实验形式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不能溶于过量氨水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frac{1}{2}$H2(g)+$\frac{1}{2}$Cl2(g)的△H为( )
A. | +184.6 kJ•mol-1 | B. | -92.3 kJ•mol-1 | C. | +92.3 kJ•mol-1 | D. | +92.3kJ |
5.已知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①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2I-?2Fe2++I2.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Fe3+.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故改进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2.
本实验改用0.1mol•L-1 KI溶液的目的是提高平衡时溶液中的c(Fe3+).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2中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平衡1:2Fe3++2I-?2Fe2++I2平衡2:Fe3++3SCN-?Fe(SCN)3加入CCl4后,I2被CCl4萃取,平衡1正向移动,或c(Fe3+)降低,平衡2逆向移动,或c[Fe(SCN)3]降低,所以红色消失.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 I3-.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的结论是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I3-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加入1mL0.1mol•L-1KI溶液,振荡、静置.
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试管1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试管2中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或紫红色变浅).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实验 1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取2mL 1mol•L-1 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3滴(1滴约为0.05mL,下同). | ⅰ.溶液呈棕黄色. | |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mol•L-1 KSCN溶液. | ⅱ.溶液不显红色. |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Fe3+.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故改进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2.
实验 2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取2mL 0.1mol•L-1 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3滴. | ⅰ.溶液呈棕黄色. | |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mol•L-1 KSCN溶液. | ⅱ.溶液显红色. | |
ⅲ.继续加入2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 ⅲ.液体分层,上层红色消失,变为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 I3-.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取1mL实验2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加入2mL CCl4,振荡、静置. | ⅰ.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 |
ⅱ.取1mL饱和碘水,加入2mL CCl4,振荡、静置. | 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I3-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加入1mL0.1mol•L-1KI溶液,振荡、静置.
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试管1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试管2中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或紫红色变浅).
10.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2.24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2.7g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 |
B. |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 |
C. | 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乙炔 | |
D. | 混合气体一定是由烷烃和烯烃构成的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