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选项中,反应后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 A.向100mL 1mol/L盐酸溶液中加入4g NaOH固体
- B.向100mL 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通适量NH3气体
- C.向饱和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少量CO2气体
- D.通足量的氯气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B
试题分析:A中盐酸的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都是0.1mol,则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醋酸是弱电解质,氨气通入到醋酸中,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向饱和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少量C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通足量的氯气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导电能力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分析:A中盐酸的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都是0.1mol,则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醋酸是弱电解质,氨气通入到醋酸中,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向饱和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少量C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通足量的氯气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导电能力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河东区一模)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通常作为配香原料,可使主香料的香气更加清香.实验室制备肉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要试剂及其物理性质
密度:常压,25℃测定
主要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
Ⅰ合成:按图1连接仪器,加入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在140~170℃,将此混合物回流45min.
Ⅱ分离与提纯:
①将上述合成的产品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40ml水浸泡5分钟,并用水蒸气蒸馏,从混合物中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得到粗产品
②将上述粗产品冷却后加入40ml 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90ml水,加热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
③将1:1的盐酸在搅拌下加入到肉桂酸盐溶液中,至溶液呈酸性,经冷却、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较纯净的肉桂酸;水蒸气蒸馏:使有机物可在较低的温度下从混合物中蒸馏出来,可以避免在常压下蒸馏时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分离提纯的效率.同时在操作和装置方面也较减压蒸馏简便一些,所以水蒸气蒸馏可以应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肉桂酸的实验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实验前仪器必须干燥.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40~170℃需在 中加热(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水 B.甘油(沸点290℃) C.砂子 D.植物油(沸点230~325℃)
反应刚开始时,会有乙酸酐(有毒)挥发,所以该实验应在 中进行操作.
(2)图2中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中长玻璃导管要伸入混合物中的原因是 ,水蒸气蒸馏后产品在 (填仪器名称)
(3)趁热过滤的目的 ,方法: .
(4)加入1:1的盐酸的目的是 ,析出的肉桂酸晶体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减压过滤是因为过滤速度快而且能得到较干燥的晶体
B.放入比布氏漏斗内径小的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迅速开大水龙头抽滤
C.洗涤产物时,先关小水龙头,用冷水缓慢淋洗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
(5)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充分反应得到肉桂酸实际3.1g,则产率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主要试剂及其物理性质
名称 | 分子量 | 性状 |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克/100ml溶剂 | ||
水 | 醇 | 醚 | ||||||
苯甲醛 | 106 | 无色液体 | 1.06 | -26 | 178-179 | 0.3 | 互溶 | 互溶 |
乙酸酐 | 102 | 无色液体 | 1.082 | -73 | 138-140 | 12 | 溶 | 不溶 |
肉桂酸 | 148 | 无色结晶 | 1.248 | 133-134 | 300 | 0.04 | 24 | 溶 |
主要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
Ⅰ合成:按图1连接仪器,加入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在140~170℃,将此混合物回流45min.
Ⅱ分离与提纯:
①将上述合成的产品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40ml水浸泡5分钟,并用水蒸气蒸馏,从混合物中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得到粗产品
②将上述粗产品冷却后加入40ml 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90ml水,加热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
③将1:1的盐酸在搅拌下加入到肉桂酸盐溶液中,至溶液呈酸性,经冷却、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较纯净的肉桂酸;水蒸气蒸馏:使有机物可在较低的温度下从混合物中蒸馏出来,可以避免在常压下蒸馏时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分离提纯的效率.同时在操作和装置方面也较减压蒸馏简便一些,所以水蒸气蒸馏可以应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肉桂酸的实验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实验前仪器必须干燥.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40~170℃需在
A.水 B.甘油(沸点290℃) C.砂子 D.植物油(沸点230~325℃)
反应刚开始时,会有乙酸酐(有毒)挥发,所以该实验应在
(2)图2中装置a的作用是
(3)趁热过滤的目的
(4)加入1:1的盐酸的目的是
A.选择减压过滤是因为过滤速度快而且能得到较干燥的晶体
B.放入比布氏漏斗内径小的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迅速开大水龙头抽滤
C.洗涤产物时,先关小水龙头,用冷水缓慢淋洗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
(5)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充分反应得到肉桂酸实际3.1g,则产率是
I.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共热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证明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Br-的生成
C.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即可分离
E.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F.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G.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证明乙醛的性质
Ⅱ.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过量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B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回答: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
(5)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 五氧化二磷 B 碱石灰 C 无水硫酸钠 D 生石灰.
A.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共热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证明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Br-的生成
C.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即可分离
E.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F.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G.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证明乙醛的性质
Ⅱ.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5)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
A 五氧化二磷 B 碱石灰 C 无水硫酸钠 D 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