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C和CuO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物有Cu、、CO、。将跟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气体,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单质Cu的质量为
B.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碳
C.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
D.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A
【解析】
反应得到混合气体与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1.12L的气体(标准状况)为CO的体积,生成沉淀的质量为5.00g为碳酸钙,据此计算CO、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含有Cu、Cu2O,可能含有碳;
A、假设CuO完全被还原为Cu,根据Cu守恒计算生成Cu的质量,由产物中CO2、CO中的O原子守恒计算氧化铜失去氧的质量,进而计算CuO反应后的总质量,与Cu的质量比较判断;
B、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进而确定碳是否完全反应来解答;
C、反应后固体混合物总质量=原固体混合物总质量-生成CO2与CO的总质量;
D、Cu2O、CuO均含有1个氧原子,根据剩余的氧原子质量计算,剩余氧原子质量=CuO反应后的总质量-Cu元素的质量。
由题意可知,生成的n(CO2)=n(CaCO3)==0.05mol,n(CO)==0.05mol,
A. 假设CuO完全被还原为Cu,根据Cu守恒生成Cu的质量=×64g/mol=12.8g,由产物中CO2、CO中的O原子守恒可知失去氧的质量=(0.05mol×2+0.05mol)×16g/mol=2.4g,故CuO反应后的总质量=16g2.4g=13.6g,故反应后固体中Cu的质量小于12.8g,故A符合题意;
B. 生成的n(CO2)=n(CaCO3)=0.05mol,n(CO)=0.05mol,根据C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0.05mol+0.05mol)×12g/mol=1.2g,故没有参与反应的碳的质量为:2g1.2g=0.8g,故B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为:16g+2g0.05mol×(44g/mol+28g/mol)=14.4g,故C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后m(O)=13.6g12.8g=0.8g,Cu2O、CuO均含有1个氧原子,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物的物质的量==0.05mo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题目】.研究表明: CO2和 CO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反应 I: CO2(g)+H2(g)CO(g)+ H2O(g) △H =+41.3kJ·mol -1
反 应 II: 2CO(g)+ 4H2(g) C2H4(g) +2H2O(g) △H =-210.5kJ·mol -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 I 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 CO2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 分离出水蒸气.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增大 H2浓度
E.升高温度
(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 CO(g)分别通入体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 mol | 平衡量/ mol |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 | H2 | |||
Ⅰ | 650 | 2 | 4 | 2.4 | 1.6 | 5 |
Ⅱ | 900 | 1 | 2 | 1.6 | 0.4 | 3 |
Ⅲ | 900 | a | b | c | d | t |
若 a=2,b=1,则 c=_____,达到平衡时实验组Ⅱ中 H2O(g)和实验组Ⅲ中 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 αⅡ(H2O)_____(填“<”“>”或“=”)αⅢ(CO)。
(3)可以用CO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 n(H2)/ n(CO)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c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
②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还可利用 CO或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500 | 800 | ||
①2H2(g)+CO(g)CH3OH(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H2O(g)+CO(g) | K2 | 1.0 | 2.50 |
③3H2(g)+CO2CH3OH(g)+H2O(g) | K3 |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1、K2 与 K3之间的关系,则 K3=_____(用 K1、K2 表示); 反应③的ΔH_____(填“>”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