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能与木炭反应,证明浓硝酸既具有强氧化性又具有强酸性 |
B.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用先加入少量溴化钠溶液再用酒精萃取的方法提纯 |
C.高温下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证明硅酸酸性强于碳酸 |
D.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一定都能生成氨气 |
D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在化学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
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C.Cl2通入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因为氯气有漂白性 |
D.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溴水褪色 |
B.硫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
C.雷雨天氮元素可以进行下列转化:N2→NO→NO2→HNO3 |
D.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
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 S H2SO4
途径②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下列有关N、S、Cl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
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
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
C.硅胶吸水后不能重复再利用 |
D.图中所示的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B.将SO2和Cl2按等物质的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很快褪色 |
C.NO2与H2O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1 |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