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1)第①步反应前天青石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第③步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2+杂质.
(2)第①步反应若0.5mol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SrSO4+4C$\frac{\underline{\;高温\;}}{\;}$SrS+4CO↑.
(3)第④步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称取1.000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1.100×10-2mol的AgNO3溶
液(产品中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 mol•L-1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
①上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30s不褪色.
②若滴定过程用去上述浓度的KSCN溶液20.00mL,则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3.45%(保留4位有效数字).
分析 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由流程可知,天青石和碳隔绝空气高温焙烧生成CO、SrS,SrS加盐酸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Ba2+杂质,然后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滤液中含SrSO4、SrCl2,最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SrCl2•6H2O,
(1)研磨粉碎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用HCl溶解SrS后的溶液中含有杂质钡离子,加入硫酸的后生成硫酸钡沉淀从而除去溶液中Ba2+杂质;
(2)0.5mol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mol电子,则1mol的S转移8mol的电子,反应后生成的-2价硫离子,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过滤1后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锶,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从溶液中将晶体过滤出来,洗涤除去表面的杂质离子并进行干燥即获得SrCl2•6H2O;
(4)①若NH4SCN不再剩余的Ag+结合形成AgSCN白色沉淀,溶液中就会含有SCN-,就会与Fe3+产生络合物是溶液变为红色,据此判断滴定终点;
②根据n=cV计算出n(NH4SCN),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据此计算出溶液中剩余的Ag+的物质的量及与Cl-反应的Ag+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氯离子守恒计算出1.000g产品中SrCl2•6H2O的物质的量、质量,最后计算出产品纯度.
解答 解:(1)天青石焙烧前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在用HCl溶解SrS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2+杂质,故答案为: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除去溶液中Ba2+杂质;
(2)在焙烧的过程中若只有0.5 mol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 mol电子,则1mol的S转移8mol的电子,由于在反应前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所以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此碳与天青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rSO4+4C$\frac{\underline{\;高温\;}}{\;}$SrS+4CO↑,故答案为:SrSO4+4C$\frac{\underline{\;高温\;}}{\;}$SrS+4CO↑;
(3)然后向得到的含有SrS固体中加入HCl发生反应:SrS+2HCl=SrCl2+H2S↑,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从溶液中将晶体过滤出来,洗涤除去表面的杂质离子并进行干燥即获得SrCl2•6H2O,
故答案为:洗涤、干燥;
(4)①若NH4SCN不再剩余的Ag+结合形成AgSCN白色沉淀,溶液中就会含有SCN-,就会与Fe3+产生络合物是溶液变为红色,因此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30 s不褪色,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30 s不褪色;
②n(NH4SCN)=0.2000mol/L×0.02L=4.0×10-3mol,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所以溶液中剩余的Ag+的物质的量为:n(Ag+)=4.0×10-3mol,则与Cl-反应的Ag+的物质的量为:n(Ag+)=1.100×10-2 mol-4.0×10-3mol=7.0×10-3mol,
1.000g产品中SrCl2•6H2O的物质的量为:n(SrCl2•6H2O)=$\frac{1}{2}$×n(Ag+)=3.5×10-3mol,
1.000g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为:m(SrCl2•6H2O)=3.5×10-3mol×267 g/mol=0.9345g,
所以产品纯度为:$\frac{0.9435g}{1g}$×100%=93.45%,
故答案为:93.45%.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物质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涉及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等,注意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
A. | 式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 |
B. | 分子式相同的但结构不同的物质一定属于同分异构体 | |
C. | 含有双键的物质一定是烯烃 | |
D. |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
A. | 前者大 | B. | 前者小 | C. | 相等 | D. | 不能确定 |
A. |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 |
B. |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 |
C. |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 |
D. |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且NaClO2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ClO2发生器中同时有氯气产生,则在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NaCl+2ClO2↑+Cl2↑+2H2O.
(2)在稳定装置中生成NaClO2,H2O2作B(选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在实验室模拟“固体分离装置”中的技术(即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BEA(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操作代号).
A.过滤 B.加热 C.分液 D.蒸馏 E.冷却 F.萃取
(4)经查阅资料知道:①当pH≤2.0时,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
②溶液中能发生反应:2S2O32-+I2=2I-+S4O62-.
欲测定成品中NaClO2的含量,现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Ⅰ | 称取NaClO2样品Wg,加水配成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调节pH≤2.0 |
步骤Ⅱ | 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晶体,充分搅拌,并加入少量指示剂 |
步骤Ⅲ | 用c mol•L-1的 Na2S2O3溶液滴定 |
②步骤Ⅲ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溶液由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
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 mL Na2S2O3溶液,则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frac{9.05×10{\;}^{-2}VC}{4W}$(用有关字母表示).
(5)ClO2是新型饮用水消毒剂,Cl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等物质的量的物质,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2.5倍.
A. |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B. | 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 |
C. | 与新制Cu(OH)2反应 | |
D. | 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
A. | 0.08 mol/(L•s) | B. | 0.8 mol/(L•s) | C. | 1.6mol/(L•s) | D. | 2.4 mol/(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