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按分散剂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
B. | 元素周期表中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是 IA族 | |
C. | Na2O2、CH3F、NH4Cl、Ba(OH)2均为离子化合物 | |
D. | 漂白粉、福尔马林、钢、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
分析 A、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B.周期表中含金属最多的为第ⅢB族;
C.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解答 解:A、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A错误;
B.周期表中含金属最多的为第ⅢB族,包含澜系和錒系30种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Na2O2、NH4Cl、Ba(OH)2均为离子化合物,CH3F是卤代烃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钢是铁的合金、王水为浓盐酸和浓硝酸混合溶液、氯水为氯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周期表结构、离子化合物判断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流方向:由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 | |
B. |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O2+4e-═CO22- | |
C. | 电池工作时,K+、Na+向电极B移动 | |
D. | 若消耗电极B上的O233.6L(标准状况),则至少需要1moL CH4参加反应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 |
B. |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 |
C. | 氢氧燃料电池、丹尼尔电池、硅太阳能电池中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 |
D. | 纤维素、PLA、纤维二糖、甲壳素、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1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①用NaOH溶液鉴别Al3+、Mg2+、Cu2+
②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③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HCHO、CH2=CH2和CO2
④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①用NaOH溶液鉴别Al3+、Mg2+、Cu2+
②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③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HCHO、CH2=CH2和CO2
④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l溶液:c[(NH4)2SO4]<c[(NH4)2CO3]<c(NH4Cl) | |
B. | 0.1 mol/L的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 |
C. | 0.1mol/L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c(A2-)+c(HA-)+c(H2A) | |
D. | 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与6mL 1mol/L盐酸混合:c(Cl-)>c(Na+)>c(OH-)>c(H+) |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 | |
B. | 硅为半导体,常用作光导纤维 | |
C. | 炭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 |
D.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
7.在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 | |
B. | 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 |
C. | 若t=4,则0~t的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 |
D. | 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OH- | |
B. |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Fe3++Cu=Fe2++Cu2+ | |
C. |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 |
D. | 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H++OH-+SO42-=BaS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