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浓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
(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上图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加热片刻后,A中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该橙红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
①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② 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含有“-CH2CH3”基团,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
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 验证溴乙烷的性质:
Ⅰ:在试管中加入10 mL6mol/L NaOH溶液和2 mL 溴乙烷,振荡。
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2)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 ,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 。
(一)(1)三颈烧瓶(2分)(2) abc (2分) (3)Br2(2分)
(4)① 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1分)硝酸银或石蕊试液(答出一种即可)(1分)
② 不正确(1分) 溴乙烷中也含乙基(1分)(5) c(2分)
(二)(1)液体不分层(2分)。(2) 吸收乙醇 (1分) , 溴水 (1分)
解析试题分析:(一)(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该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
(2)由于该反应中极易发生副反应,且溴单质和溴化氢极易挥发。而在该反应中水不是催化剂,所以加入少量水的目的不是作为催化剂,答案选abc。
(3)溴蒸汽是橙红色,所以该橙红色物质可能是单质溴。
(4)①由于单质溴也是极易挥发的,所以生成的溴化氢中可能含有溴蒸汽,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所以在B装置中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溴,而在C装置中加入硝酸银或石蕊试液检验溴化氢。
②由于溴乙烷中也含乙基,所以该方法是错误的。
(二)(1)当溴乙烷完全转化为乙醇时,液体不再分层,据此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2)由于乙醇易挥发,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加入水的目的是吸收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由于乙烯还能使溴水褪色,而乙醇不能,所以如果没有A装置,则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溴水。
考点:考查仪器识别、溴乙烷的制备、除杂、物质检验以及实验评价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高。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