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 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
B.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
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 |
D.![]() ![]() |
B
解析试题分析:在溶液,胶体,浊液中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是最大的,溶液最小,胶体处于中间位置。
考点: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点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用18.4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0.92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
应取浓硫酸的体积/ml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
| | |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将已冷却的硫酸注入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装瓶
G.用胶头滴管继续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3)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刻度线,没有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碱类 | B.CO2、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 |
C.醋酸、硫酸、硝酸均属酸类 | D.Na2CO3、Na2SO3、NaCl都属钠盐 |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 D.胶体的聚沉 |
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N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
B.甲烷和和一氯甲烷都属于烷烃 |
C.HC1O是弱电解质,NaClO却属于强电解质 |
D.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属于酸 |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 | B.CH3CH2CH2CH3和CH(CH3)3 |
C.12C和13C | D.CH4和CH3CH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 |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