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开封一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及SO2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不仅安全性差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该小组设计了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2)请写出玻璃导管的作用
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
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
(只写一点就可);
(3)对试管A进行加热,发现D试管中有气泡逸出,品红溶液很快褪色,但最终未见C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为探究C试管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化学手册中只查阅到下列物质常温下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
Ca(OH)2 0.173 Ba(OH)2 3.89
CaCO3 0.0013 BaSO3 0.016
Ca(HCO32 16.60
请你应用类比研究方法帮他们预测C试管未出现浑浊的原因: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
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

(4)为验证C试管中溶液的组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现象
方案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加热,用①
湿润的品红试纸
湿润的品红试纸
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
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
方案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③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溶液并观察现象.
试管中出现浑浊
试管中出现浑浊
(5)实验完毕,取下试管B并加热,可观察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
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
,该实验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

(6)试管D用于吸收多余的SO2,向吸收SO2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写出加溴水后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32-+Br2+2OH-=H2O+SO42-+2Br-
SO32-+Br2+2OH-=H2O+SO42-+2Br-
分析:(1)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水,注意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2)防止液体倒吸;
(3)用类比法比较表格中钙的化合物和钡的化合物的溶解性,从而确定未产生沉淀的原因;
(4)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亚硫酸氢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而中和氢元素;
(5)品红溶液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易恢复原来颜色;
(6)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溴离子.
解答:解:(1)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2)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故答案为: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
(3)通过比较表格知,钡的化合物溶解性大于钙的化合物,所以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故答案为: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钡;
(4)①亚硫酸氢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硫、水,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其现象是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故答案为:湿润的品红试纸,试管中有气泡生成,品红试纸褪色;
②亚硫酸氢钡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和水、亚硫酸钠,产生沉淀,所以所用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是试管中出现浑浊,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出现浑浊;
(5)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漂白后的溶液,溶液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根据此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
(6)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溴离子,
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2OH-=H2O+SO42-+2Br-
故答案为:SO32-+Br2+2OH-=H2O+SO42-+2Br-
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检验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湛江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钙
浓盐酸
浓盐酸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
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后,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3)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加热 
.
 
Mn2++2H2O+Cl2
MnO2+4H++2Cl-
 加热 
.
 
Mn2++2H2O+Cl2
Cl2+2Br-═2Cl-+Br2
Cl2+2Br-═2Cl-+Br2

(4)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a、b
a、b
,再打开止水夹
c
c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可能的操作是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2012?开封一模)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K+、OH-、Cl-、CO2-3、SO2-4.为了进一步确认,取样进行实验检测:
①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②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③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试纸显深蓝色.
(1)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a2+、OH-
Ba2+、OH-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Fe3+、CO32-、SO42-
Fe3+、CO32-、SO42-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K+、Cl-
K+、Cl-

(2)简述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离子的操作步骤及现象
用铂丝蘸取少量的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发现火焰呈现紫色,则说明含有钾离子,另取少量的待测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氯离子
用铂丝蘸取少量的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发现火焰呈现紫色,则说明含有钾离子,另取少量的待测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氯离子

2.实验室为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四种红色溶液,它们分别可能是KMnO4酸性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滴有石蕊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另外还提供了常见的仪器和药品.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允许选用一种试剂对上述四种溶液加以鉴别.
(1)甲组同学选用了FeCl2溶液,试写出该组同学鉴别出NaOH溶液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2)乙组同学选用了Na2SO3溶液,他们直接能鉴别出来的溶液及对应的现象分别是
KMnO4酸性溶液、硫酸溶液;红色褪去、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KMnO4酸性溶液、硫酸溶液;红色褪去、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丙组同学选用了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上述四种溶液,他们选择的试剂可能是
(NH42SO3或NH4HSO3或(NH42S
(NH42SO3或NH4HSO3或(NH42S
(2012?开封一模)[选修2-化学与技术]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设备A的名称是
合成塔
合成塔

(2)设备B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n
n
(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
高温气体从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冷却水应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
高温气体从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冷却水应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

(3)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液化
液化
分馏
分馏

(4)天然气、重油、煤都可以与水反应制得氢气.下表是某合成氨厂采用不同原料的相对投资和能量消耗.
原料 天然气 重油
相对投资费用 1.0 1.5 2.0
能量消耗/J?t-1 28109 38109 48109
①依据上表信息,你认为采用
天然气
天然气
为原料最好;
②请写出甲烷在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H4+H2O
   高温   
.
催化剂
CO+3H2
CH4+H2O
   高温   
.
催化剂
CO+3H2

③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H=-394kJ/mol;
2CO2(g)+O2(g)═CO2(g)△H=-566kJ/mol;
2H2(g)+O2(g)═2H2O(g)△H=-484kJ/mol;
试写出由C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
 高温 
.
 
CO(g)+H2(g) △H=+131KJ/mol
C(S)+H2O(g)
 高温 
.
 
CO(g)+H2(g) △H=+131KJ/mol

(5)在合成氨生产中,将生成的氨及时从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移走氨气,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氨合成
移走氨气,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氨合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