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索符号)_________。
碳 | 氮 | Y | |
X | 硫 | Z |
(3)下列亊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l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l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己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l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l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lL2.2mol/LNaOH溶液和1molO2,則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三周期,ⅦA族
(2)Si
(3)ac
(4)Si(s)+2Cl2(g)=SiCl4(l) △H=687kJ/mol
(5);Mg2C3+4H2O=2Mg(OH)2+ CH≡CHH3↑
(6)NO 0.9mol;NO21.3mol;2mol
【解析】试题分析:(1)周期表中Z元素为氯元素,核电荷数为17,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
(2)表中元素为第二周期和三周期中的元素,依据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
(3)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取决于得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Y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
(4)依据题意可知,X(Si)与Z(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SiCl4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常温下SiCl4为液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
(5)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且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则该烃的分子式为C3H4,结构简式为:CH≡CHH3,则烃的电子式为;依据原子守恒和反应实质分析Q的化学式为Mg2C3,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C3+4H2O=2Mg(OH)2+CH≡CHH3↑。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两种有毒气体为NO、NO2,最终转化为NaNO3,1mol氧气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设出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①x+y=2.2,②x+3y=4
解①②联立方程组得:x=1.3,y=0.9,
根据电子守恒:n(CuSO4)=4mol/2=2mol。
故答案为:NO 0.9mol,NO21.3mol;2mol。
【题目】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立即产生气泡 |
B.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D. | 草酸溶液 |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溶液逐渐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