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乙炔和乙醛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B.CH3CHO既可被氧化为CH3CH2OH,又可被还原为CH3COOH

C.(13-丁二烯)形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D.合成路线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

乙醛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甲,甲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13-丁二烯)

A.甲、乙两种有机化合物中次甲基上的碳原子连有四种不同的基团,故均含有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

BCH3CHO既可被氧化为CH3COOH,又可被还原为CH3CH2OH,故B错误;

C.丙(13-丁二烯)形成的高聚物时,双键断开,中间形成一对新的双键,形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

D.甲到乙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乙到丙发生的是消去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分液漏斗中为浓氨水,滴入烧瓶可产生氨气):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___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四步中分离NH4Cl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中含有Na,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

Ⅰ.下图表示50mL酸式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A、a B、大于a C、小于(50-a) D、大于(50-a)

Ⅱ.某同学欲测定某浓硫酸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A 冷却至室温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100mL稀硫酸。

B 量取20.00mL稀硫酸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指示剂。

C 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用各待盛溶液润洗。

D 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5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读数V1

E 继续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为V2

F 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把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小心滴入NaOH标准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

G 量取浓硫酸样品5 mL,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H 重复以上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 A →__________→D→__________→ H(用编号字母填写)。

(2)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_________

(3)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滴定过程中,视线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相平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

(4)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

滴定序号

待测稀硫酸的体积(mL)

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液的体积(mL)

V1

V2

20.00

0.50

22.60

20.00

6.00

27.90

请计算出该浓硫酸样品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