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
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
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你认为装置应改进的地方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1)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C处出现白色沉淀
(2)3Cu+8H++2NO3-=3Cu2++2NO↑+4H2O用F向E中鼓入空气,E内气体由无色变成棕色
(3)应左导管短,右导管长有利于排尽空气  (4)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试题分析:(1)要除去装置中残留的空气,可以利用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的CO2来实现,即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当装置中空气被排尽后,C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混浊,据此可以判断E中空气已被赶尽。
(2)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由于NO极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据此可以证明。即操作是用F向E中鼓入空气,E内气体由无色变成棕色
(3)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这说明E中空气没有完全被排尽。由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因此正确的设计应该是左导管短,右导管长,这样才有利于排尽空气。
(4)NO、NO2等都是大气污染物,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是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在注重对硝酸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氮是生命的基础,由于存在着氮的循环,生命世界才能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下图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空气中获取氮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图中①②③④⑤都属于自然界的固氮过程
b.在过程⑥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N2 +O2 2NO
d.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工艺,其主要反应如下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经氧化后可得到硝酸,而硝酸能与氨形成含氮量很高的肥料NH4NO3,施用于土壤而实现非自然形式的氮循环。但这种肥料不适宜与碱性物质共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产生着明显的影响。汽车尾气中的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之一,但NO对人体又起着独特的生理作用,被誉为“明星分子”,有三位科学家因此项研究成果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奖。上述事实说明我们应辨证地看待化学物质的作用。科技人员已经找到了一些解决NO排放的方法。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的两种成分。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