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实验中制备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D溶液变蓝色,查资料得知淀粉碘化钾溶液是淀粉和碘化钾(KI)的混合溶液,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F中氯气与铁粉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查资料知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吸水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双通管F中玻璃纤维(不参与反应)的作用是;在F和H装置之间安装G装置的目的是
(5)H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答案】
(1)分液漏斗;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Cl2+H2O=HCl+HClO;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是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使有色布条褪色
(3)Cl2+2I=I2+2Cl
(4)防止氯化铁堵塞后面的导管;防止H中的水蒸气进入F中,使五水三氯化铁潮解
(5)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解:(1)依据仪器形状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方程式:MnO2+4HCl( 浓) MnCl2+Cl2↑+2H2O;

所以答案是:分液漏斗;MnO2+4HCl( 浓) MnCl2+Cl2↑+2H2O;(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若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色布条褪色;

所以答案是:Cl2+H2O=HCl+HClO;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是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使有色布条褪色;(3)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氯气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氯离子,碘遇到淀粉变蓝,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

所以答案是:Cl2+2I=I2+2Cl;(4)双通管F中玻璃纤维(不参与反应)的作用是防止氯化铁堵塞后面的导管;氯化铁易吸水潮解,所以应在F和H装置之间安装G装置;

所以答案是:防止氯化铁堵塞后面的导管;防止H中的水蒸气进入F中,使五水三氯化铁潮解;(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能够引起环境污染,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H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所以答案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科学家设计利用NH3在催化条件下将NOx还原成N2而排放.
①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H3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反应N2(g)+3H2(g)═2NH3(g)的△H0(填“>”或“<”).
②在T3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1H2 , 50秒后达到平衡,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该反应的速率v(N2 . 该温度下,若增大压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H2均为10mol,则达到平衡后H2的转化率将 . (填“升高”、“降低”)
(2)利用图2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 , 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可吸收NO2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 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